首页
活动介绍
新闻动态
足迹·探访地
天津气象医学破壁交叉 联合守护公众健康
气象护航建筑节能 天津绿色引领“碳”索风尚
建筑节能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从建筑设计之初到运行维护,气象条件都是判断其是否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津市气象局深耕建筑节能降碳气象服务关键技术,为节能降碳提供支撑。
•
这座高塔,把森林生态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
•
天津气象医学破壁交叉 联合守护公众健康
•
天津扬“气象风帆” 气象智慧赋能大海
•
天津气象灾害预警“绿色通道”覆盖5.5亿人次
•
天津深化港航气象服务政事企合作机制
气象护航建筑节能 天津绿色引领“碳”索风尚
建筑节能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从建筑设计之初到运行维护,气象条件都是判断其是否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津市气象局深耕建筑节能降碳气象服务关键技术,为节能降碳提供支撑。
天津气象医学破壁交叉 联合守护公众健康
天津扬“气象风帆” 气象智慧赋能大海
这座高塔,把森林生态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
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保障力提升 灾害预警“绿色通道”覆盖5.5亿人次
更多>>
光明日报:这座高塔,把森林生态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
“我们经过数十次选址勘探,最终确定了在海拔600米以上无人类活动、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90%的山头上进行建设。”天津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根说。
央广网:天津首个森林生态气象观测塔建成
记者从天津市气象局获悉,日前,天津首个森林生态气象观测塔在天津市蓟州区梨木台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落成。这不仅填补了天津在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方面空白,也将为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新华社客户端:“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 主题采访走进天津
9月2日,“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天津,开启为期一周的主题采访活动。
光明日报:看!智慧气象为这里的巨轮“保驾护航”
俯瞰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巨轮穿梭、海天相接,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无人车正行驶在七彩码头。
更多>>
鄂托克旗:科技含量“藻”知道
在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坐落着全球最大的低温螺旋藻产地。走进螺旋藻产业园,一座座长约110米的跑道式养殖大棚鳞次栉比,俯身望去,大棚内不断流动的池水中,漂浮着点点绿色,共同晕染出墨绿的底色。
乌兰察布大草原上的“蓝色海洋”让“风光”无限好
气象部门贴心服务鄂托克旗“吉祥三宝”
天气变化“藻”知道 气象“黑科技”助力螺旋藻养殖更省心
看呼和浩特数字气象如何在“云端”服务防灾减灾
更多>>
央广网:天气变化“藻”知道 气象“黑科技”助力螺旋藻养殖更省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有“世界藻都”之称。鄂尔多斯高原上天然碱湖星罗棋布,具备养殖螺旋藻得天独厚的优势。螺旋藻养殖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不仅受气温和光照的影响,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也会对螺旋藻的生长带来危害。
央广网:推动绿电进京 乌兰察布新能源产业“追光捕风”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风光资源发电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作为国家一类风资源区,有效风时多,风能品位高。当下,乌兰察布市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推动绿电进京。
中国新闻网:为“世界藻都”护航的气象员
“要不是提前得到气象预报信息,我至少损失20万元人民币。”8月21日,谈及不久前的一场暴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螺旋藻协会副会长苏勇宁一个劲地向鄂托克旗气象局局长孔祥晨表达谢意。
内蒙古日报:“绿镜头 • 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内蒙古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联合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中国科学报、央广网以及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组成的报道组,将深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等地,挖掘内蒙古气象部门助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
更多>>
看辽宁营口气象绘就渤海东岸“青绿山海图”
营口位于渤海东岸、辽东半岛中枢。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城市,营口市在挖掘气候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以绿色发展为笔,以生态气候为墨,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变为现实,描绘出宜...
邂逅花乡 守护绿意 气象助力朝阳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黑土地上怒放的百合
气象服务助力辽宁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山海有情 绿意添韵 辽宁气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一线见闻
更多>>
民生周刊:气象服务助力辽宁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辽宁省气象部门努力做到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服务更精细,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保障生产、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生活服务以及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辽宁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进村种葡萄?这些年轻人决定“自找苦吃”
他们是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的学生,也是红旗镇胜台村“葡萄科技小院”的建设者。在这座距离学校240公里的小院里,这帮学生都在忙些什么?
中国科学报:这个暑假,他们化身“天气之子”
“为什么台风总是转着圈来?”“下雨天就没太阳了,是雨水把太阳浇灭了吗?”“为什么天上的云有时离我们近。有时又那么远?”面对孩子们稀奇古怪的问题,你有没有被难倒过?
中国科学报:黑土地上怒放的百合
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沈高铁一路向北,进入东北第一站,就来到了辽宁省凌源市,这里也被称作“中国百合第一县”。
更多>>
“数字化”如何为防汛救灾保驾护航?
什么是防汛决策指挥系统?面对暴雨洪水,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七上八下”关键期,记者来到山城重庆,探究当地气象部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为防汛保驾护航。
看重庆数字气象如何防灾减灾助农富农
数字气象助力山城治理:从被动抢险到主动防灾
确保轻舟过万重山!气象监测防三峡危岩
在重庆,气象景观是最大的“气氛组”
更多>>
新华网:气象“黑科技”助力三峡危岩治理
一句“夔门天下雄”让人尽知瞿塘峡的高耸险峻。但对于当地气象部门而言,险峻的瞿塘峡崖壁上的危岩绝不是风景,而是三峡危岩治理的一大难题。
重庆发布:江岸边、悬崖间、绝壁上,他们建了几十个“气象眼”!
奉节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超过1500处,数量居重庆市之首。强度大且落区重叠的强降水,极易诱发危岩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华龙网:台风“闯”山城 重庆气象“四天”来守护
7月28日,重庆市气象局消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台风“格美”残余环流共同影响,28日夜间至30日白天,重庆中东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降水具有一定极端性。预计31日重庆地区此次暴雨过程基本结束。记者从重庆市气象局获悉,这也是近年来重庆地区首次遇到台风直接来渝的情况。
上游新闻:数字气象全面接入“城市大脑”
在台风来临之前,重庆气象部门进行了哪些准备,来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
更多>>
21℃的城市 这块避暑胜地“科技感”拉满!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当“三伏天”的热浪席卷全国多数城市时,我国西南地区却藏着一处“天然大空调”,这就是夏季平均气温仅21℃的贵州省安顺市。
没见过,茶叶也有管家?
走进都匀:智慧气象守护千年茶香
北茅台南毛尖 看气象如何助力都匀毛尖香气飘飘!
安顺,何以激活“21℃的城市·360度的人生”?
更多>>
光明日报:没见过,茶叶也有管家?
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毛尖镇,目之所及,处处葱郁,高温被绿意阻挡住脚步。
中国科学报 :21℃的城市 这块避暑胜地“科技感”拉满!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当“三伏天”的热浪席卷全国多数城市时,我国西南地区却藏着一处“天然大空调”,这就是夏季平均气温仅21℃的贵州省安顺市。
中国网:走进都匀:智慧气象守护千年茶香
素有“千年贡茶、百年金奖”之美誉的都匀毛尖,主产地位于贵州省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都匀市气象局副局长李青建介绍,都匀毛尖主产区位于北纬27度,平均海拔14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山上长年云雾缭绕,太阳直射较少,且雨水充沛。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优势造就了都匀毛尖的独特品质。
中国科学报:跑赢天灾 织金小城的惊险一夜
随着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灾害隐患也逐渐增多,对公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
更多>>
气象服务添彩攀枝花旅游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安全保障也得跟上。仁和区气象台台长刘馨语介绍,迤沙拉村地处干热河谷,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暴雨天气频发,容易影响游客体验和当地古建筑保护。
“藏”在稻海深处的气象博物馆
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攀枝花这样探路
成都市温江区通平小学校长李文杰:与气象携手 为学生筑梦
这座超大城市开窗就能看雪山,背后有何气象支撑?
更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气象服务添彩攀枝花旅游
青山巍峨,大江奔腾,站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沙江大峡谷观景台远眺,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气象+”添趣文旅“新蓝海”
好天气既是旅途中令人愉快的背景,也是与摄影、露营、研学等活动息息相关的“伙伴”。记者近日跟随“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团走进四川成都、德阳等地,记录当地气象部门如何以多元服务拓展文旅资源,让游客的旅途更加丰富多彩。
新华社:多领域融合 四川气象创新引领新发展
近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和四川省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探寻气象科技现代化并服务社会发展的基层实践。
农民日报:四川省气象部门助力“治蜀兴川”工程推进纪实
“你们气象局的干部,让我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实事求是。”作为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大田村柑橘种植的领军人物之一,蒲江县人大代表罗廷万如此感慨。
更多>>
好山好水好气候 如何借“绿”生“金”?
盛夏,一片热浪。从西安开车接连穿过秦岭隧道,便见云雾缭绕山间,有凉意袭来。行至商洛,走进木王森林公园,沉浸在湿润的空气里,深呼吸几口,清新之感更甚。
八山一水一分田 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从卖山货到“卖清凉”“卖康养”
不只是天气预报 这座秦岭小城把气象服务“玩”明白了
气候资源撬动文旅“大市场” 看商洛如何点“绿”成“金”
更多>>
中国科学报:不只是天气预报 这座秦岭小城把气象服务“玩”明白了
“秦岭最美是商洛。”贾平凹为家乡写下的歌词,早已成为这座小城最广为人知的表达。商洛美则美矣,然而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明白,在美的背后,“八山一水一分田”才是商洛更真实的写照。
农民日报:但使“水土”更“养人”
6月中旬,走进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不是“太高”的气温让记者穿上了长袖外套。沿石阶而上,郁郁葱葱的大树伴客而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心情舒畅。
光明日报:气象服务让游人与特色自然景观“有期而遇”
走进陕西商洛镇安县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空气清新、气候温润,游客中心门口的一块“绿牌子”引人关注,“绿牌子”上显示:此刻负氧离子浓度为2900个/cm3,今日穿衣指数、花粉指数等也在这块“绿牌子”上滚动显示。
陕西日报:从卖山货到“卖清凉”“卖康养”
6月19日,记者来到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的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只见井水缓缓流入鱼池,清澈见底的鱼池里,鱼儿自由游弋。示范园负责人赵海蒙正在利用园区的智慧管理平台,根据实时气象信息调整鱼池的进水量,控制水温。
更多>>
白兰花开时节,去游“荔”山海是种什么体验?
正值芒种节气,“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路向南,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奔赴着一场“香甜”的约会。
倘若花果知天气 广西持续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芒”起来!看气象如何赋能“芒”丰收
广西气象科技加持,让秃山披绿生“金”
看广西,以气象之力衔接“防-抗-救”全链条!
更多>>
农民日报:广西持续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纪实
6月上旬,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盆山村,白兰花种植户滕山刚从地里摘完了当天的白兰花,正把花摊晾在地面的厚布上,空气中隐隐飘着淡淡的花香。
广西日报:大石山的绿色突围
曾经,这里石漠化面积约8.1万公顷,约60%的人口生活在大石山区,“缺水、少土、石头缝里种苞谷”道尽了艰辛过往。
光明日报:在平陆运河这座大桥,气象如何守护“世界之最”?
红色安全帽、蓝色制服、明黄色马甲,迎面走来的是黝黑皮肤、满脸笑容的刘兴焱。
广西日报:一场与台风赛跑的桥梁提升工程
6月1日早,钦州市郊气温25℃,伴随4—5级偏北阵风。位于G75兰海高速广西钦州段平陆运河之上的钦江大桥,迎来了一场与台风赛跑的考验。 6月1日早,钦州市郊气温25℃,伴随4—5级偏北阵风。位于G75兰海高速广西钦州段平陆运河之上的钦江大桥,迎来了一场与台风赛跑的考验。
更多>>
向绿而行,古韵潇湘书写新版《永州八记》
湖南永州,地处湘江源头,因潇湘二水在此汇合,雅称“潇湘”,古称“零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这里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其笔下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令人心驰神往。
湖南永州:气象服务加持 瑶乡擦亮“无忧旅游”招牌
精准预警“叫应” 筑牢基层防灾避险“安全堤”
湖南双牌:气象赋能“高颜值”孕育“高价值”
湖南永州:气象服务添彩生态旅游
更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南永州气象服务添彩生态旅游
湖南省永州市,古称“零陵”,因潇水与湘江在城区汇合,又称“潇湘”。永州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生态良好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
人民网:实现蔬菜稳产保供 气象监测预告助力高质量发展
县气象局通过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提供精细化的为农气象服务,助力农业发展。
人民网:气象服务赋能 文旅产业不断焕发崭新活力
阳明山气候凉爽、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2.5℃,为杜鹃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光明日报:湖南永州: 潇湘夜雨 连接古今
湖南永州,古称零陵。这里有欧阳修“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的赞美,有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还有陈孚“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的乐观。
更多>>
福建:气候品牌“富氧”绿色经济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赋予了这里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特点,为土楼建造和保存提供了完美的气候条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8%,其所在的南靖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新版福州地铁气象服务系统可为预警响应多抢出三至五分钟
剪纸为媒,讲述多彩“气象科技”
福建气象部门助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实践
来武平,“森”呼吸!借用好生态,让“颜值”变“产值”!
更多>>
光明日报:剪纸为媒,讲述多彩“气象科技”
数千年来,面对自然的风云变化,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始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出“祈福”这一民俗文化,并深深影响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人日报:浪漫云水谣 气象赋能生态文旅产业焕发新活力
4月1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云水谣古镇,一座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的土楼前人头攒动。这里,不仅是游客们追寻历史与自然的胜地,更是“气象+”赋能生态文旅的生动实践地。
福建交通广播:武平:借用好生态,让“颜值”变“产值”
“武平是中国天然氧吧,负氧离子浓度高,水源丰富,昼夜温差适合种百香果,对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4月17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象洞镇百香果种植基地,微风拂面,绿意盎然,重返家乡创业的武平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珍向记者说。
东南网:龙岩武平:好生态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武平县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积极探索好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更多>>
策划:颜昕 制作:李响 设计: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