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4专题>绿镜头>走进内蒙古>新闻播报
推动绿电进京 乌兰察布新能源产业“追光捕风”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24年08月22日16:31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风光资源发电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作为国家一类风资源区,有效风时多,风能品位高。当下,乌兰察布市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推动绿电进京。

  8月20日上午,记者跟随“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深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感受气象加能源的创新发展。走进乌兰察布市境内的大小草原,吸引人眼球的不只是绿草和牛羊,还有随处可见的“大风车”,再向草原深处走去,高高架起的太阳能光伏板和板下悠闲吃草的马群也相得益彰。

  卓资县年内有效风时最高可达8100小时,全县可利用风电场7处。境内太阳辐射平均在5913.6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年均日照总时数3061.5余小时,属全国日照高值区。想要更大程度利用好这些资源,少不了天气预报。

草原上的风力发电设备 王吉儿 摄影

  “风光发电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当地一家能源开发公司总经理王金山告诉记者,天气情况对电站的发电量和安全运行有着较大影响。就在昨天,卓资县气象台发布了气象预警。

  恶劣天气正好赶上了该公司卓资运维中心一号项目全场预试停电工作,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卓资运维中心立即调整了检修工作计划,避免了经济损失。“上半年蒙西新能源事业部根据气象预报信息,总净收入比去年增加了84.78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王金山说。

  恶劣天气对风电场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想要“捕风”也得看天气情况。“辉腾锡勒地区地势较高,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夏季主要影响发电的是雷雨,容易导致风机或集电线路出现问题。”一家新能源公司风电场负责人许青山说。

  除了雷电以外,冬季的天气也会让太阳能光伏板“追光”受到影响。就在今年1月,当地气象部门推送了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风电场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信息后作了充分准备,不仅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

草原上的太阳能光伏板 王吉儿 摄影

  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精准、全面的气象服务重要性显著提升。据了解,卓资县气象部门与企业建立了联动机制,将用精细气象服务减小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原标题:盛夏首都尽情开空调 乌兰察布新能源产业“追光捕风”)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李春雪 王吉儿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