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安区燕罗街道,“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创新工作模式成效显著;在龙华区福城街道,“网格+气象+楼长”基层立体化防汛体系已成为应对暴雨的有力抓手。在广东深圳,气象深度融入城市“小网格”,筑牢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不断赋能超大城市治理,已经有了深刻实践。
今年8月10日至21日,深圳出现持续强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达200.3毫米,累计降水量428.8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达93.4毫米。在降雨过程中,深圳城市整体运行平稳。其背后正是气象融入“小网格”、赋能“大治理”的强大支撑。
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科技支撑
人口多、密度高、流动快,这九个字高度体现了深圳这座超大城市的特点。基于此,该市大力推进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建设,划分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作为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5025”“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的建立完善,让“点”上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更精准、服务更精细。这是深圳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反应更迅速、更有力的关键。
“我们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小分格的五级网格信息传播体系,让气象预警信息‘零时差’直达‘社区+小分格’气象服务触角,实现有方案、有制度、有指引、有平台、有培训的‘五有’体系化支撑。”深圳市气象局减灾与服务监督处处长刘源介绍。
在这样的五级网格体系下,深圳市气象局为市、区两级网格开展基于位置的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在市委政法委覆盖全市721个社区的“深圳社区网格管理”平台上实现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等信息的实时展示和查询,并提供台风、暴雨、雷雨大风、寒冷等天气的实时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
8月15日上午,在收到市气象局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之后,福田区福田街道福民社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联合广场天桥下积水严重,随即清理排水口,并将此事上报至网格工作小组,经过多方努力,积水很快退去。
龙华区平安建设中心网格部副部长童舒扬说:“我们在深圳社区网格管理平台上自主建立了网格员气象预警信息接收微信群,在台风、强降雨等天气来临前,第一时间滚动式转发气象部门的预报、风险研判、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等,确保信息发布无遗漏、无死角。”
直达基层的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的背后,是深圳市气象局不断提升的科技能力支撑。
自2019年以来,市气象局就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大学等开展气象大数据、人工智能临近预报等技术研发;引进集成应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智能网格与分钟级降雨等预报技术……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在强降水智能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我们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研发科技创新机制,边研发边检验边应用,持续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强降水临近预报核心技术研发,发展了多模型、融合多源数据的智能临近预报技术,为汛期临近预报服务提供使用频次更高、更具参考价值的新型客观预报产品之一。”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处副处长陈训来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从2023年9月开始,深圳市气象局还联合华为云服务团队,研发人工智能区域预报模型“智霁”,探索降水等气象要素预报新途径,快速提供深圳及周边区域分辨率为3公里的中短期预报服务产品。经过2024年汛期应用检验,该模型在台风路径预报和大范围暴雨落区预报中,应用效果良好。
着眼未来,深圳市气象局将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新型气象业务流程,推动气象业务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值预报深度融合,提升多领域多场景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能力。
融入各行各业 服务持续“升温”
在深圳这座超大城市,气象部门正深挖各行业领域服务需求,建立、培育典型气象服务应用场景,深度融入民生保障与各行业发展,构建“部门+气象”的智慧服务新业态。
10月23日,在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南部滨海地带的欢乐港湾,记者看到不少游客正在游览、拍照。这里的主要景点“湾区之光”摩天轮,是深圳第一高的摩天轮,总高达128米,自2021年4月18日正式运营以来,迅速成为欢乐港湾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汛期多短时、局地性降水,对摩天轮的起、停影响很大,迫切需要气象服务深度融入。深圳市气象局在当地建设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风速、风向、雷电等关键气象要素,还开发了专门的移动端服务页面,让摩天轮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查看气象数据和预警信息。
“当风速超过每秒15米时,摩天轮就会停止上客。同时,我们会立即疏散轿厢内的乘客,并在疏散完毕后,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深圳华侨城滨海有限公司欢乐港湾运营公司工程物业部业务经理谭钧说,在出现雷电、强降雨、大雾和台风等高影响天气时,摩天轮也会采取相应停运和配套措施,确保游客安全。
基于欢乐港湾的位置及其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深圳市气象局联合景区管理方设立了灾害天气风险阈值和分级联动指令,将气象综合监测信息和智能网格精细化预报技术相结合,制定了风险等级解析算法和规则,通过构建一套集定点监测、阈值告警、预警发布及风险提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景服务体系,实现“气象信息+应急联动”结合的快速分级发布响应机制。
“我们会通过微信、短信,甚至在必要时采取区域精准发布等形式开展服务,实现景区全天候无缝定点灾害天气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应急指令匹配、智能推送。”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气象服务部副部长唐历告诉记者。
今年,深圳市气象局打造“气象服务进小区”产品,同时与市住建局合作为小区防灾责任人提供预警信息精准触达服务,打通气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气象服务进小区”已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众号、深圳社区网格管理公众号、深圳天气、万科物业APP等渠道上线,覆盖全市11143个小区,可实时发布台风、暴雨、高温等预警信号,并附带防御指引和相关公告。
福田区缇香名苑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利用气象服务模块,可以快速编辑制作基于社区位置的气象信息提示,便于开展“管家式”直通服务。此外,深圳市气象局还针对居民关心的健康,饮食,文旅等开发了六类气象生活指数、两类健康气象风险预报,以及144个节气饮食菜谱和212 个周边户外公园和公共区域,为当地民众的健康生活增添气象色彩。
(作者:黄彬 陈磊 徐文文 李红梅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