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4专题>绿镜头>走进重庆>新闻播报
确保轻舟过万重山!气象监测防三峡危岩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4年08月13日15:04

  三峡奇骏,瞿塘峡尤甚。当游轮和货运船只欲“轻舟过万重山”时,也须时时提防两边的危岩。气象部门主动担当,利用气象监测来参与三峡危岩治理,确保航运和景区安全。

  景区有危峡次生灾害多发

  瞿塘峡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尤其以危岩崩塌和滑坡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危岩崩塌产生的落石、土体可能击中过往船舶或导致航道堵塞,入江产生的涌浪最高可达20米左右。据统计,长江航道上,这样的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31处,涉及22个区县。

  “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超过1500处,数量居重庆市之首,强度大且落区重叠的强降水,极易诱发危岩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奉节县气象局局长左燕丽介绍。

  为确保长江航运和旅游景区安全,相关部门采用“合理避让+专业监测+工程治理”的方案对瞿塘峡危岩地灾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在危岩附近建立危岩气象观测站,利用北斗面场景形变监测雷达等“黑科技”对危岩进行面场景监测。目前,奉节县完成7个危岩气象观测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15处威胁长江航道安全白帝镇坳口风箱峡是当地的著名景点,也是一处典型的危岩地灾隐患点。在游客打卡的风景区,一套危岩气象观测站在分秒不停地运行。量器、采集器、传感器等气象监测设施。

  “通过气象观测站可实时获取危岩点附近的气象数据,如降雨量、温度、土壤湿度、风速等,是评估危岩地质灾害险情的重要参考。”左燕丽介绍,气象部门基于观测数据建立每个危岩地灾点逐日降水实况、逐1—3小时降水预报、危岩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初步实现危岩地质灾害点气象风险自动报警,向危岩地质灾害点1公里范围内市民的预警信息多渠道自动发布。

  气象建站难防治监测为先

  “这已经是相对较近的站点。”奉节县气象局副局长杨强曾参与站点建设,“建站时正是七八月,一百多公斤的立柱,还有各种仪器设备,很多路车开进不去,只能肩挑背扛,每个人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好多遍。”

  盛夏酷暑,在江上游行自是舒爽惬意,可在山上却是另一番光景——烈日炙烤,地面滚烫,土层结块,热腾腾的空气围绕在四周,像是要从每一个毛孔渗入本就因为高温而透不过气的身体。

  去年9月27日,奉节县长安乡长九路五指峰发生大规模崩塌,因预警及时,提前紧急转移疏散5户24人。“这是一起根据微小落石裂缝迹象成功避险大型山体崩塌的典型案例,之所以能及时发现并防治,正是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左燕丽表示。

  北斗提高预测精准度确保轻舟过万山

  在坳口风箱峡危岩气象观测站的不远处,北斗面场景形变监测雷达正对着江对岸的吊嘴危岩。据了解,吊嘴危岩总体积为140.6万方,为特大型危岩体。危岩单体失稳形成的首浪高度2.36—20.97米,将威胁瞿塘峡风景区、白帝城景区、奉节港客运码头、货运码头等8个大型码头、奉节大型船只停泊区及航道过往船只的安全。

  “北斗面场景形变监测雷达是我们今年最新投用的,结合北斗系统,可以对对面危岩进行立体监测。”重庆市气象科研所高级工程师陈志军介绍,30万平方米的监测危岩体被划分为无数个5米乘以12米的监测样本,一旦样本发生位移或形变,北斗导航卫星形变监测即可秒速捕捉到这个变化,作为后期的预警参考。“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我们结合气象数据可以确定危岩降水阈值,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为我们提前发现并防治地质灾害隐患,协同相关部门采取避险转移措施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作用,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以防为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琦说。

  重庆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监测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都将传输到“四天”系统,制作出精细到三峡危岩地灾点的实况监测、气象预警预报、危岩气象风险预警等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奉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渝快政、微信、手机短信等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建立直达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和群测群防员的预警发布体系,第一时间对其发送预报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一位可能受影响的人员。

  据悉,为进一步加密布局气象站、雷达等区域性气象监测预警设备,2024年奉节计划新建23个气象观测站,目前已全部完成站点选址工作,建成后将实现全县31个中高风险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监测全覆盖,进一步发挥“黑科技”对三峡危岩治理的助力作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作者:刘玥 蒲希 车辉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