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千年贡茶、百年金奖”之美誉的都匀毛尖,主产地位于贵州省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都匀市气象局副局长李青建介绍,都匀毛尖主产区位于北纬27度,平均海拔14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山上长年云雾缭绕,太阳直射较少,且雨水充沛。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优势造就了都匀毛尖的独特品质。
图为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螺蛳壳万亩茶园基地 董宁 摄影
近年来,黔南州气象局通过完善监测网、搭建云平台和建立产品服务清单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服务,促进毛尖茶等特色农产品的增产增收。
图为气象部门在茶园安装的小气候站 董宁摄影
黔南州气象局在毛尖茶的主要产区加密建设了气象观测站点,实时监测茶园的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监控管理平台、黔南天气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为茶农和茶企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现在,我们只要看看手机屏幕,就能知道茶园的气象情况。”都匀市毛尖集团副总经理孙瑞东说道,“这对我们合理安排茶园管理、减少茶叶损失、促进增产增收太有帮助了。”
图为都匀毛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演示炒茶技艺 董宁 摄影
“都匀气象部门不仅为茶园提供精细化服务,还及时开展防雹作业,今年春天的一次冰雹,就因为提早作业,合作社和周边的茶园一点儿损失也没有。” 在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都匀毛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一边炒茶一边向记者介绍,“茶叶生产制作有了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和及时预警,我们可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采摘时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确保茶青的质量。”
图为贵州螺蛳壳张子全茶叶基地 董宁 摄影
黔南州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江声荣表示:“气候、土壤等都影响农业生产。我们从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如果有冰雹就人工防雹;如果干旱就人工增雨。在日常服务中我们还会联合相关专家进行指导。”
据了解,2023年,合作社将400多万元收入的80%通过工资和分红等方式发放给合作社农户。
图为都匀市毛尖镇螺蛳壳万亩茶园基地 董宁 摄影
除了实时监测和预警服务外,黔南州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通过解决农业园区监测盲区问题,提高了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黔南州气象台台长高红梅告诉记者:“气象部门建立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利用茶园小气候垂直观测网络,通过长期观测、服务,总结凝练了茶树生长气候适宜度、春茶采摘气象适宜指标、茶园施肥管理气象指标、茶白星病气象指标、茶小绿叶蝉气象指标、茶园低温天气指数保险等系列服务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茶园低温灾害(倒春寒、霜冻)、强对流灾害(冰雹)、暴雨灾害等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模型,通过微信群服务茶叶公司、合作社和茶农。”
高红梅介绍,2023年,黔南州12个县(市)共投入655万元开展了农业产业配套气象服务设施建设项目,2024年实施10个农业产业配套气象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共投入580余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还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 作者:董宁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