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三年,在“十四五”即将收官之际,11月3日至4日,全国气象观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精密监测是全面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践行‘观测即服务’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需求导向,突出效益优先,加强科技创新。”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表示。
“战略基石”的定位在于先导性地位、战略性布局、基础性支撑,充分彰显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气象观测工作的高度重视,昭示新形势下推进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以贯之的愿景,始终不渝的初心,接力奋斗的足迹。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汇集众智、建言献策,一场凝聚共识、振奋精神、谋划落实的热烈讨论,由此展开。
承上启下,如何锚定目标辨明形势?
天上,我国是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地上,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守望神州。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观势定锚,方能御风前行——
“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业务发展问题,密切关注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共建‘一带一路’等重点方向,推动观测业务与生态环境、能源、交通运输、金融等气象重要应用领域衔接。”
“必须找准观测业务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把‘大服务观’贯穿始终,又要落细落实、积微成著,聚焦突破观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业务发展改革探索,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观测队伍,巩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根基。”
“要适应观测装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加速的趋势,关注业务能力提升与服务效能发挥之间存在的差距,做到‘跳出观测看观测’‘跳出气象看气象’,拓展实况产品加工能力、数据解析应用能力,精准快速响应行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十五五”时期,是锚定气象强国建设目标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对加快推进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进行了全面动员,使大家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必须在“精”和“密”上下功夫,让战略基石更加稳固。
改革破题,如何在理念重塑中探路前行?
改革,是气象观测事业发展的主线与底色。面对新阶段新要求,观测业务的每一次转型,都是对改革的再深化、能力的再提升。
改革怎么改?
其一,是理念落地,把“观测即服务”理念真正变成流程与产品。
“要健全‘观测即服务’全链条业务流程,夯实统一数据平台基座,实现观测信息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传输、第一时间应用。”
把效益发挥作为观测体系建设的衡量标准,强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供给。聚焦不同灾害性天气的差异化预报预警服务需求,实现观测模式从“要素观测”向“目标监测”转变。构建快速组网、直通服务的应急机动观测模式,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现场服务保障。深化观测数据在数值预报、人工智能模型和递进式服务中的应用。建立观测数据、实况产品的常态化评估反馈机制。
其二,是明确路径,以“三个拓展、三个提升、五个统一”为指导原则擘画新蓝图。
“我们要拓展从部门到行业、从大气圈到地球系统、从要素到场景;提升系统质量效益、关键区时空分辨率和数据快速应用能力;统一规划布局、技术标准、数据汇交、运维规范与资源共享,推动跨部门共建共享。”
改革的过程,也是攻坚克难的过程。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改革要在理念上破题、在体系上落地、在能力上见效。深化“观测即服务”实践,在融合中提效,在协同中增能,在创新中求突破;要聚焦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促贯通,以质量为根、以安全为底,让改革成果真正转化为观测业务能力提升。
路径明晰,如何在拓步前行中提质增效?
“在新征程上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不断夯实战略基石……”在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中,气象观测现代化建设路径逐渐明晰,围绕观测业务中的服务导向、行业统筹、前沿科技、风险管控等发展痛点、发展难点,一条条宝贵建议碰撞而出。
聚焦服务导向——“将低空经济气象保障与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气象服务统筹谋划。”“充分利用基层气象观测站,加大科普化投入力度,让台站不仅仅是气象科技创新应用之地,更成为满足基层群众科技文化需求的公共服务之地。”
面对行业统筹——“加快推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和统筹共建机制,建立气象观测数据格式标准以及共享机制,实现观测资源的高效共享。”“以统筹集约、智慧协同、精准高效为目标,构建行业观测共建共享,共创治理格局。”
瞄准前沿科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观测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业务化应用。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观测数据融合分析等,提升智能应用水平。”“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成熟技术的共享应用,强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培养。”
针对风险管控——“发展越快,越要警惕不均衡的风险,要以前瞻视野认清这些挑战,打好主动仗,推动观测业务行稳致远。”“完善实况产品体系,加快质量控制、智能识别、资料同化、产品反演、融合分析、偏差订正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实况产品检验评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在新时代,将高举深化改革旗帜,坚定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全面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李悦王亮 史光浩 黄琬婷 王羽飞 贾志宏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