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气象要闻
多地提前供暖 气象预报成重要“参谋”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10月30日08:21

自10月8日起,多轮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加上北方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入冬的进程进一步加快。10月中下旬,华北多个城市已陆续宣布入冬。几乎在同一时段,从西北的甘肃省酒泉市、华北的山西省晋城市,到东北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吉林省珲春市,北方多个城市相继打破常规供暖时间表,宣布提前供暖,将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这场“暖冬行动”背后,精准的气象预报成为各地决策部署、保障民生的重要“参谋”。

气象专报先行 供暖决策贴心又暖心

“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近期我市将出现明显降温天气。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25年至2026年供暖季提前至10月7日开始。”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一则提前供暖公告在全城刷屏,让城市不断“升温”。

如今,“看天供暖”正成为新常态。这背后,气象专报的及时发布,为政府部门和供暖企业提前行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山西省晋城市,市气象局于10月17日发布气象信息专报,预测一股强冷空气将于10月20日前后影响全市,并细化了降温幅度、持续时间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市政公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即启动联动机制,于10月20日提前启动供暖,让居民在强冷空气到来前就享受到了室内温度回升的舒适体验。

甘肃省酒泉市的应对同样迅速。10月15日,酒泉市气象台发布气象信息专报,预计未来3天全市气温将下降5℃至10℃,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2℃。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据此启动提前供暖预案,指导供暖企业提前10天点火升温,为居民抵御降温赢得宝贵时间。

科技赋能 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精准控温”

在内蒙古丰镇市热源厂的主控室内,屏幕上跳动的不仅是出水温度、管网压力等参数,还有实时更新的气象数据。“以往凭经验‘看天烧火’,现在靠数据‘精准控温’。”供暖工程师付勇指着屏幕解释,通过将气象要素纳入热负荷计算模型,当预报显示气温大幅下降时,供暖公司会提前24小时提升供热负荷。

这种“智慧调控”在应对低温天气时效果尤为显著。丰镇市供暖工程师庞俊灵回忆,2024年12月寒潮来临前,气象局提前3天发布预警,供暖公司迅速响应,将供热流量提升15%,最高单日供热量达2.66万吉焦。最终,寒潮期间居民室温平均维持在20℃至22℃。这种动态、精准的供热调节机制,一改过去“一刀切”的粗放模式,显著提升供暖服务质量与效率,让暖意直抵每一户家庭。

科技的支撑不仅体现在调控环节。酒泉市气象局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梳理近5年气候特征,并依托数值预报模型和监测网络,形成15天趋势预报和降温影响评估的服务材料,供住建、热力部门参考,兼顾供暖保障的精准化与前瞻性。

与往年相比,今年漠河市气象台预报员加强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将预报结论精细至具体日期;同时优化服务流程,实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供暖等相关部门,为提前16天的供暖决策快速落地提供助力。

持续跟踪服务 筑牢冬季温暖防线

“周末有降温,暖气会提前加温,您可以放心!”丰镇市迎宾小区网格员的一句提醒,让居民李大爷倍感安心。这份安心,离不开气象服务对供暖部门的全流程支撑。如今,供暖部门结合每日气象数据,科学安排设备维护计划,在寒潮前对关键机组进行检修保养,有效降低突发故障风险。

进入10月以来,各地气象部门相继启动冬季供暖气象保障服务。晋城市气象局强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监测预警,为供暖调度和居民出行提供实时支撑。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气象局深化与能源、住建部门协作,滚动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供暖企业动态调整运行参数。珲春市气象局根据最新监测,每日推送48小时精细化预报与一周趋势分析材料,并与城投供暖公司联动,提前24小时优化供热量。

在极端天气影响期间,气象部门还会同步发布“天气影响时段+应急建议”,帮助企业做好燃料储备和应急调度。得益于这套机制,珲春市今年冬天于10月15日开栓供暖,比去年提前5天。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与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冬季供暖气象服务合作协议,明确供暖启动前10日起,每日推送未来3天预报,如遇强降温、寒潮等,第一时间为能源开发公司开通“供暖气象绿色通道”。

随着一股股暖流提前进入千家万户,这个冬天的温度里,有着满满的科技力量与气象智慧。(焦瑛、苏子航、郝智源、张欣彤、丁静、李哲、朱红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郭笑羽 盛佳 郭晓佳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