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观点
用好气象儿歌科普防灾减灾知识
来源:新气象网站
日期:2010年03月22日16:04
“你拍一、我拍一,我是听话好娃娃,老师来把气象话。你拍二、我拍二,防灾减灾很重要,气象预警要记牢。”现在,湖北襄樊等一些基层气象局用类似的气象儿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效果出奇的好。有的小朋友还说要把气象预警信号的儿歌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及早防范,远离灾害。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离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只有两天。儿歌也叫“孺子歌”、“婴儿谣”、“小孩语”、“童谣”等,它是劳动人民在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前提下,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并长期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儿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和绕口令三类。儿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描述一般生活情景、民俗节庆的祝贺,或者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甚至是关于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色彩数字等的想象情节,不但生动有趣,合乎儿童胃口,而且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
当前,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运用儿歌这一简便形式来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儿童热爱“自然与家园”,成为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些基层气象局作出了有益探索。如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引深49号文件宣传征集气象灾害预警儿歌活动。浙江省文成县气象局也积极探索通过传诵《学校防雷安全儿歌》,广泛动员社会重视防雷安全工作,真正实现了防雷安全进校园。2009年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后,《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等一批防灾减灾儿歌陆续诞生。
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在巴黎的总部发起“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以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提高学生校园的安全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2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18岁以下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特别是当灾害发生在他们正在上学的时候。据联合国国际减少灾害战略秘书处对82个国家的调查,只有33个国家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有关于灾害的内容。据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和教育部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校园安全在整个社会安全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校园安全保障能力是一个地区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减灾始于学校,安全源自校园”的减灾宣传活动,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传唱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必将为国家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新鲜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刘立成 责任编辑:韩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