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兰山村的一名网格员,今年7月那场暴雨避险的经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回想起来,从预警响起的那一刻,气象部门的每一条信息、每一次提醒,都是守护村民安全的“生命线”。
7月8日下午4时5分,我收到苍南县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明确指出今天夜间到明天,马站镇等地将出现强降水过程。马站镇相关负责人结合兰山村地处山区、地质灾害和小流域山洪风险突出的背景,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村内6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以及2处老旧房屋展开“地毯式”巡查,同步清点检查防汛物资,确保应急保障到位。
傍晚是村民集中在家中吃晚饭的“黄金时段”,我们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村广播播报气象预警,有人拿着铜锣在村里敲得震天响,我和其他村干部则逐户敲门,把预警内容一条条念给村民听。
基于气象部门明确的暴雨到大暴雨预报及实地巡查情况,我们一致判断此次暴雨过程风险极高,果断要求转移高风险区域人群,然而,转移过程并不顺利。当时天空仅飘着小雨,主要降水时段未至,部分村民心存侥幸,不愿撤离。
但我们没有放弃,一边不断向村民讲解暴雨的潜在巨大风险和突发破坏性,一边主动帮助村民收拾搬运生活用品。直到当天晚上,高风险区域的45名群众全部转移完毕 。
后来我了解到,为了让预警更精准,苍南县气象局针对农村地质灾害多、山洪多等薄弱环节,早已构建了“监测实况+网格预报+村级致灾阈值”的乡村暴雨临灾预警业务,并在本次台风影响期间开展应用服务。依托这项业务模式,借助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和雷达与模式融合短临降水预报产品,苍南县气象局构建了村级“风险-监测-预警”关联阈值矩阵,实现对重点村落暴雨灾害风险的精准识别和临灾预警。
待危险解除后,我们组织部分村民前往滑坡点实地科普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的危险,增强村民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这次避灾案例也给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提了个醒:气象预警不是普通的“天气预报”,是能守护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定心丸”,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天气,我都会第一时间把气象信息送到每一户人家,守护好我们村的“生命线”。(陈莹整理)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