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
上海闵行:递进式服务护航上海网球大师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10月14日18:25

  10月12日,2025年上海网球大师赛收官。这场世界级网球赛事背后,一场与天气的“较量”同样扣人心弦——赛事前期暴雨频发,后期高温高湿“加码”,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周密部署,开展递进式服务,护航赛事顺利举行。

  提前预警筑牢赛事“防护网”

  “距离开赛只剩3小时,强对流天气要来了!”9月30日9时,在比赛现场气象电子大屏前,闵行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刘洁紧盯实时滚动的气象数据,向赛事组委会通报最新天气动态。

  当天12场比赛即将拉开序幕。在前一天19时的组委会协调会上,气象工作人员就提前预告:“明天有强对流天气,需提前做好准备。”这份“提前量”让赛事方有了充足的应对时间。30日当天,气象预警更是“步步紧跟”天气节奏:8时45分,大风蓝色、雷电黄色预警发布;9时8分,暴雨蓝色预警接续上线;10时刚过,暴雨、大风预警又先后升级为黄色——每一次升级,都为赛事调整争取了关键时间。

  精准预警的背后,是“空地协同”的监测网络在发力——旗忠网球中心里,固定自动气象站、便携式气象站与气象监测车组成“移动哨所”,气温、湿度、风向、雨量等数据实时传向组委会;在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助力下,多套监测预报系统首次在赛事现场集成,X波段雷达及时捕捉降水信号,“雨师”“扶摇”AI预报模型更是让短时预报精度再提一级。

  “中央场馆和二号场馆顶棚关闭!外场比赛暂停!”接到气象预警后,组委会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待雨势减弱,场馆顶棚重启、赛事恢复,未出现赛程延误。

  “滚动式”服务守护观众观赛体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上海被“桑拿式”天气笼罩,闷热不仅可能影响球员发挥,更会影响观众观赛体验。

  “我们从比赛首日开始提供全周期天气预报,明确提示赛事期间气温偏高,并每天滚动更新预报信息;在每日组委会例会上,会专门针对次日高温风险给出应对建议;比赛当天,我们再结合实时体感温度,进一步细化应对建议。”闵行区气象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递进式气象服务可确保高温预报不滞后、无遗漏。

  气象提示一出,赛事方立刻行动:连夜调配防暑物资,在场馆加装喷雾风扇,紧急协调机动电力设备。

  这样的高效响应,源于一套打磨多年的“全周期保障机制”。早在赛事开幕前两周,9月15日,闵行区气象局组建专项服务工作组与党员先锋队。9月22日,首份赛事天气趋势预报送达,为赛程编排提供参考。9月29日赛事启幕后,气象服务进入“小时级”响应状态:每小时更新实况与预报,每天发布两期中英文双语专报。

  “今年的天气条件着实给赛事运营出了难题,多亏你们的支持,我们才得以精彩完赛!”赛事组织方在赛后复盘时说。

  这份认可的背后,是闵行区气象局“双十四”的扎实坚守——据统计,在为期14天的赛事周期里,闵行区气象局每天现场服务超过14小时,累计发布气象专报28期。下一步,闵行区气象局将继续深耕重大赛事气象保障能力,以更精准的技术、更贴心的服务,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注入“气象韧性”。

  (作者:丁昕彤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