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
盐城:市气象局局长凌晨3时的一通电话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9月30日10:33

“这通电话不仅叫醒了人,更叫醒了整个应急机制,才让盐城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论坛活动得以顺利举行。”江苏省盐城市副市长王连春所说的,是9月24日3时59分,盐城市气象局局长徐良谋打给他的一通电话。

彼时,在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倒槽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盐城出现强降水天气,城区内涝严重,部分路段无法通行,盐都区张庄街道的小时降雨量达156.9毫米,突破市区历史纪录。雨越下越大,徐良谋根据几十年预报的直觉判断——冷空气前锋已与台风云系有所结合,未来降雨量会越来越强,雨势不可小觑,有必要“点对点”提醒分管副市长,让城市应急减灾系统提级应对。

最终,在约5小时协同联动下,当日9时,市区主要道路积水已基本消退,灾害性天气影响被降到最低,盐城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论坛活动——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如期开幕。

时间拉回到9月22日,气象部门已“捕捉”此次降水过程,并对此高度重视。江苏省气象台22日发布指导意见,提醒盐城“局地雨量可达180到220毫米,需防御可能出现的城乡积涝”。23日,盐城市气象台会商指出,可能出现极端降水,最强降水时段在23日夜里至24日,部分地区降雨量可达180到220毫米。当天下午,徐良谋向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严汉平汇报时再次提醒,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具有极端性,要提高警惕,全力防范。17时39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随着实况数据不断刷新,预警级别相应提升。

24日2时39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发布。2时55分,徐良谋在市防汛抗旱工作群发出提醒。3时30分,他再次电话提醒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指出回波对市区影响很大,建议通知水利、住建等部门做好排涝准备,视情况升级防汛抗旱应急响应。

“雨量攀升太快,必须直接向市领导汇报!”3时59分,徐良谋直接电话提醒副市长王连春,明确提出“雨势极端,建议市区再预排水位”。

4时6分,王连春立即在线部署调度相关部门,“本轮降雨超历史,请认真落实排涝减灾措施”,要求全力做好排涝保障,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各部门迅速响应,水利部门持续排降内河水位,出动水利抢险队参与市区排涝任务,城管、住建等部门紧急组织力量对排洪渠进行清淤除障,确保排水畅通……一次跨部门联动的应急抢险全面铺开。

此后的一个多小时,气象部门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电话、微信等渠道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住建、城管等部门开展“叫应”,并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滚动汇报回波动向和雨情实况,研判风雨影响,提醒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加强防范,保障城市安全。  

“那五六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像在打仗。”市气象台值班副台长高龙龙回忆,实况的强烈程度还是让人心惊,尤其是24日2时至7时正是雨势最强时段。市气象局值班副局长孔照林紧盯雷达回波,多次与江苏省气象局首席会商研判。“那片最红最强的回波就在盐城上空。”预报员商建坚持值守,旨在为防灾减灾决策抢出更多预警提前量。

5时5分,经过与省气象台“隔空”会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随后,市防指提升里下河地区防汛应急响应至二级,城市水利工程持续全力抢排,控制内河水位上涨,为排涝提供条件;教育部门依据红色预警信号果断停课;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全员上路抢险;542.51万条预警短信全网发出……各部门联动守护城市运行。

“‘叫得快,还要应得快’,这次过程应对有力的关键在于‘精准预报+叫应联动’的深度融合,在于党委政府对气象信息的高度信任与快速响应。”市气象局副局长韦莹莹在天气复盘时总结。

(作者:陈晓明 叶奕宏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