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凌晨3时,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初级中学安置点灯火通明,红洞桥村56户117名村民紧急转移在此休息。3小时后,大石镇红洞桥村11、12社约500万立方米土石轰然垮塌,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多亏预警早、干部催得紧,我们才跑得快!”安置点内,村民张光富感慨不已。
时间回到7月19日深夜,叙永县气象台值班人员紧盯雷达回波图上笼罩在县东北部的强盛降水云团,“大石站小时雨强持续超30毫米,云团稳定少动!”气象台气氛骤然紧张。
20日凌晨5时31分,经综合研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通过应急平台、短信等渠道紧急发布,精准送达大石镇应急指挥部门。
降雨持续至22日,大石站累计降水量达80.7毫米,大石互助站降水量达227.7毫米。其间,叙永县气象局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滚动发布实况雨情22期,点对点电话提醒乡镇36次,反复强调降雨叠加效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
雨势稍歇,红洞桥村社干部在巡查时发现地面裂缝并上报。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迅速赶赴现场,叙永县气象局第一时间提供实时雨情、历史数据及预报,精准锁定滑坡危险区域。
23日,结合气象部门持续监测数据与地质大队现场研判,大石镇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将转移范围从最初6户13人扩大至45户95人。
24日凌晨,山体传来轰鸣。叙永县气象局持续提供短临预报,大石镇应急指挥部果断将转移范围扩至全部56户117人。凌晨3时许,所有人员安全转移;3小时后,约500万立方米土石轰然垮塌。
从暴雨红色预警精准发布,到精准锁定滑坡危险区域,再到部门间紧密联动,环环相扣的联动力量,为守护生命抢出关键3小时。
(作者:岳宗旗 赵欣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