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提前收到气象预警并转移群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甘泉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副站长赵伟心有余悸地说。
7月8日07时至9日07时,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出现大雨天气,局地暴雨,最大降水量达72.1毫米,甘泉县成功处置一起因强降雨引发的崖壁巨石脱落险情,县气象局通过“13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和多部门协同联动,仅用三小时抢通受阻道路,成功化解危机,实现“零伤亡”,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彰显了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7月2日,延安市交通运输局、交警支队和市气象局联合发布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针对甘泉县可能出现的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提出防御建议。甘泉县迅速行动,联合镇政府开展隐患点排查,并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7月9日6时56分,甘泉县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示部分区域累计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并立即启动高级别“叫应”机制。预警信息迅速直达各防汛指挥协调微信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调度相关乡镇做好防范。
7月9日清晨,石门镇岳屯村因强降雨引发崖壁巨石脱落,坠落的巨石将村道完全阻断,造成交通中断。险情发生后,县气象局持续通过微信群发布每小时雨量实况和雷达回波,加强短临预报服务;甘泉县农村公路管理站迅速响应,于清晨6时紧急调集勾机、破石机等大型设备赶赴现场。工作人员冒雨作业,全力开展石块破碎与道路清理工作。经过近3小时的紧张处置,道路于9时全面恢复通行,保障了村民出行及应急车辆通行。
此次抢险中,气象局精准的预警“叫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多部门高效联动,构建科学研判到迅速行动,环环相扣的防灾链条,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作者:陈曦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