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不仅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也是赋能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关键因素。例如,气象在农业、交通、环境、健康乃至降低金融风险等领域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在世界气象组织(WMO)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气象局局长、WMO中国常任代表陈振林分享了他对气象事业未来发展与重点方向的思考。
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通过社交媒体赞赏中国气象局所做的工作,并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气象局对国际合作和韧性建设作出的坚定承诺。我期待,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世界气象大会特别届会,能够推动我们的工作,加速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实现。”
席列斯特·绍罗表示,中国一直是WMO的重要合作伙伴,为推进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全球早期预警和气候行动的典范。
作为联合国在天气、气候和水资源领域的权威机构,WMO始终致力于将科学转化为行动,从而造福全球,在拯救生命、服务社会、守护地球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成立以来,WMO协调、整合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及合作伙伴的工作,提供高质量、权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WMO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可持续发展,增进社会经济福祉。75年来,这些努力所产生的累积效益,价值已达数十亿美元,同时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
WMO各会员构建、维护、扩展了地球系统观测网络,同时共享所收集的数据,不断改进和提升预报服务能力,通过知识共享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开展气象科研攻关。
WMO主席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尔曼杜斯表示:“中国是WMO全球气象业务的关键参与者,具有全球领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极为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赞赏中国与WMO其他会员共享资源、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和行动。”
中国是WMO创始会员之一。自1972年恢复WMO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全方位参与WMO各项活动,在全球气象治理、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局与WMO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气象局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重视区域合作以及会员间互助。目前正通过“一带一路”气象访问学者项目,与有需要的国家共同研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本地化解决方案。中国气象局每年承办WMO多个领域的活动,支持WMO秘书处工作,促进人员交流培训。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构建包含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分享中国早期预警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
(作者:徐嫩羽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