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里之外,一键打开突泉气象公众号,就能及时掌握当地天气情况。”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来自河北的刘女士带着儿女,在突泉县明星湖旅游度假区度过了开心时光。国庆假期,突泉县气象局陆续发布旅游服务专项产品,利用AI主播播报天气,让各方游客眼前一亮。

突泉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紧盯业务平台,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纪大伟 摄影
在定点帮扶的道路上,中国气象局始终与突泉县人民心手相连,共谋发展。面对文旅产业发展新形势,气象部门力求发挥优势,为突泉县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突泉县气象局局长高家宝在全局会议上动情地说:“我们深知,定点帮扶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要造血。我们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突泉县的文旅产业插上气象的翅膀。”在他的带领下,突泉县气象局迅速行动起来,一系列创新举措应运而生。
气象部门首先从服务游客入手,把精准气象服务融入旅游体验。依托“突泉气象”微信公众号,围绕宝石湖、南湖花海瓜田、明星湖等14个景区开展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发布旅游专题预报和气象景观提示,使游客出行从“碰运气”变为“可预见”。
南湖花海瓜田的农户李大爷说:“以前接待游客都是看天吃饭,现在气象预报提前发布,我们的生意旺多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数据中心还为突泉县制作了“天气盒子”,实时展示空气质量、负氧离子、森林覆盖率等信息,游客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出行适宜度。来自广西的游客小王笑着说:“游阿尔山、吃酸汤子,突泉的气象服务真方便!”
随着气象服务深入人心,突泉县开始挖掘更具潜力的气候资源价值,推动气象赋能向产业链上游延伸。2025年,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召开的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上,突泉县以其独特的避暑气候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并与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突泉县文旅局局长张颖慧表示:“这次大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人认识了突泉的气候优势。”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突泉县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滚动播出突泉天气预报与地域广告,CCTV-17《三农长短说》节目还发布了以老头山天然氧吧为背景的天气预报,极大提升了突泉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在文旅品牌逐步打响的同时,突泉县还探索将气象与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相结合,让气象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县气象局联合文旅局打造“点线结合”的气象科普路线,包括气象局科普馆、工农小学气象小课堂、民俗博物馆气象科普间、明星湖二十四节气科普步道及老头山森氧综合体气象VR馆,让游客在游览中学习气象知识、了解生态环境变化。自科普路线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研学人数达1.27万人次。工农小学张老师感慨道:“孩子们对气象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学得特别投入。”

突泉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利用中国气象局技术支持的老头山中国天然氧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景点温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为游客提供相关精细化服务。突泉县气象局供图
在此基础上,突泉县进一步强化气象科普设施建设,推动气象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在老头山森氧综合体内,一座气象科普展厅建成投用,老头山自然保护区和明星湖度假区也布设了“天气盒子”和旅游气象站。这些设施既提升了景区的气象服务能力,也丰富了科普体验内容。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馆长董清雨说:“游客不仅赏景游玩,还能了解气象知识,感受突泉的智慧与魅力。”
如今,从精准预报到品牌塑造,从气象服务到科普教育,定点帮扶让突泉县从“靠天吃饭”走向科学发展。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深化气象服务与文旅融合,助力突泉县打造具有气候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让这片北疆沃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贾辰 张超群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