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天气有大变化,我们常会收到预警信息。不同颜色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代表什么?如何防范?一起听听专家的解答。
新华访谈:什么时候会发预警?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杨继国: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般包括三种,分别是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气象灾害预警一般是面向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人,起到提示气象灾害风险的作用,时效相对稍长一些,12至72小时。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对象除了党委政府、涉灾行业部门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向社会、向公众发布,提醒公众防御。在内容上,它有一个简明的图标,等级(红/橙/黄/蓝)还有防御指南等内容,时效大概是0至12小时。而针对台风、寒潮、高温、干旱这种时效比较长的气象灾害,时效往往会大于12个小时。
气象灾害预警和预警信号这两部分主要是台风、暴雨、强对流、暴雪、寒潮等,涵盖的预警种类大概是14类。因为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不太一样,各地也会根据自身的气候背景,对预警种类进行增减。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主要包括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市暴雨积涝、森林草原火灾、农业气象灾害等。
新华访谈:不同颜色的预警代表什么?
杨继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一般分成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气象灾害风险。蓝、黄、橙、红,由低到高排列,蓝色的叫做4级,它对应的程度是一般;黄色是3级,较重;橙色的是二级,严重;红色的是一级,特别严重。不管是大风也好,暴雨也好,如果发到了橙色和红色的时候,就要特别要注意了。
新华访谈:怎么看收到的预警信号?
杨继国:收到预警信息后,这个时候不要慌。总结起来看,第一,你要看懂是哪一类、哪一级别的预警信号,针对这些类别和级别再行动。气象灾害预警,我们国家实施的是属地化发布。以北京为例,如果你在北京,有可能收到的是北京市的预警或预警信号,也有可能收到海淀区的。因为气象灾害预警是一级一级发布的,一定是看所属区、县的预警中心发的预警,所在区、县的预警最为精确。
新华访谈:收到暴雨红色预警怎么办?
杨继国:当暴雨来临时,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当橙色或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时,需格外警惕。政府及相关部门会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部分单位学校会停工、停课、停止户外作业等。
对公众来说,居住在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地带,居住平房的家庭在积水严重时,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同时关闭煤气阀和电源开关。
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大风、雷电、冰雹等天气过程,要注意防风、远离危墙、大树、广告牌等。
在户外行走时要绕开积水路段,注意城乡暴雨积涝,下雨时和雨后禁止在山谷、河床、干河道上行走,防止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风险。
暴雨中行车尽量走熟悉的路段,如果汽车在积水中熄火,要离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来源:新华网 作者:于子茹 黄桂花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