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极端热浪来袭 全球多地应对高温“烤”验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8月08日15:15

编者按:今年7月,北半球多地气温突破4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极端高温不再是罕见现象,它正在成为新的生存常态。”极端高温不仅加大野火风险,加剧城市热岛效应,更对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构成挑战,给弱势群体带来健康风险。

开放配备空调的气候避难所、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与升级、建设绿色屋顶”“城市湿地”……面对席卷全球的高温考验,各国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设计等方面正做出适应性调整,在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中构筑起一道清凉防线

教育部门与城建绿化同步发力

今年夏天,欧洲多国经历着不寻常的高温热浪。在法国,16个省曾发出高温红色警报,多个城市的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公开数据显示,法国今夏的高温持续时间更长,强度也明显高于往年。据统计,法国已发生702起溺水事件,其中193人不幸死亡。因中暑、脱水等相关疾病就诊人数激增,首轮高温热浪至少造成480例超额死亡,其中85%7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温还给能源系统带来严峻挑战,由于加龙河水温过高可能影响核电站冷却系统,戈尔费什核电站不得不临时停运。

面对高温威胁,法国社会各界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减轻高温热浪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育系统率先行动。法国教育部于6月发布通告,明确指出在极端高温情况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安排,将学生安排在相对凉爽的场所开展活动。当气象部门发布红色高温预警时,地方政府有权决定临时关闭部分学校,以确保师生安全。教育部特别强调,在与地方政府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各教育机构可实施特殊运作方案,家长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孩子留在家中。目前,图尔市等多个地区已作出具体安排,决定在周一和周二下午暂时停课,以切实保障儿童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

同时,部分城市实施绿化改造升级行动。图卢兹市启动30项创新试验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包括测试各类遮阳设施、扩建城市绿地、改造公共空间等,计划到2030年新增10万棵树木。这些措施既提供即时降温方案,也为城市气候适应性转型奠定基础。

然而,法国的防暑体系仍存在明显短板。与意大利等邻国相比,法国家庭空调普及率极低。媒体调查显示,部分法国民众认为空调是违背自然的精英消费品,且不利于身体健康与环保。(林禹彤)

面向公众开放纳凉中心

730日,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高温预警,中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正经历持续高温天气,超1.5亿民众受到影响。气象专家多次强调极端高温天气易诱发健康问题,建议民众尽量避免在中午至18时长时间外出,及时补充水分,穿着浅色、宽松衣物。

极端高温之下,开放纳凉中心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应对策略。中西部多个州已在公共区域设立降温中心,波士顿和费城开放专门的降温场所,以保障居民的基本需求,费城特别加强对无家可归者的关怀与援助。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延长泳池和水上乐园开放时间,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也推出公共泳池优惠活动。

一旦体感温度达到37.8℃,或连续两天日间最高气温超过35℃,纽约市政府将启动高温应急计划以应对酷暑,鼓励家中没有空调的居民前往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清凉中心避暑,同时推出家庭能源援助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空调补助。

新泽西州于202110月发布全州《气候变化韧性战略》,又于20244月发布《极端高温韧性行动计划》草案,在纳凉中心方面明确4大行动:绘制“Chill Out NJ”地图,标注纳凉地点;选定纳凉中心并开展宣传活动;扩大本地纳凉点网络;制定红色代码计划,为高危人群提供庇护。

洛杉矶市实施凉爽人行道行动——将街道涂成白色以降低城市温度。市政府鼓励市民在私人土地上种植树木来遮荫,每年举办100多场树木领养活动。(蒋芷晴)

限制户外作业 倡导节水节电

希腊正经历一场极端高温验,出现了森林野火肆虐、水资源短缺、电力瘫痪以及中暑患者激增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雅典国家天文台环境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发出警告,到本世纪末,希腊的气温预计将上升5℃。

针对目前的极端高温天气,希腊政府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禁止在高温时段(13时至18时)进行户外作业,关闭雅典卫城等旅游景点;紧急修复电力设施,呼吁居民节约用电;迅速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包括推广海水淡化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等项目,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提升医院急诊救治能力,及时处置应对中暑病例激增等情况。雅典市政府开放空调房,为市民提供免费纳凉服务;组织街头救助队,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饮水、急救包,设立流浪动物饮水点等。

但这并非希腊首次面临高温挑战。过去50年间,希腊最高气温频频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政府也曾推出应对措施:加强消防部署,在野火高风险地区安装测温传感器和摄像头,以应对火灾威胁;增设绿化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雅典市政府实施高温分级警报制度,帮助民众在极端炎热天气下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极端高温危机暴露了希腊在城市规划和气候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短期应急措施,但长期解决方案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如能源结构转型、城市绿地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与优化等。(胡竞文)

打造气候避难所

83日,西班牙国家气象局启动全国高温预警,目前已有12个自治区发布高温警报,近1000个市镇被卫生部门列为高温健康高风险区域

加强公共避暑设施的建设和开放力度至关重要。巴塞罗那市将图书馆等室内温度可调节的公共设施,以及绿树成荫的公园划定为气候避难所,并将其整合成一个避暑网络,为市民提供清凉的去处。瓦伦西亚和巴塞罗那市政府分别于2022年、2023年启动气候避难所项目,旨在整合温度适宜的公共设施,构建覆盖全城的避暑网络,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推送避暑点信息,改变了以往被动响应高温警报的模式,确保气候避难所在整个夏季持续开放。

欧洲传统建筑中厚重的砖石墙体、较小的窗户、较高的天花板等设计,有利于冬季保暖和夏季自然通风,但对于持续的酷热稍显无力。马德里最大生鲜市场安装白色降温屋顶,使得覆盖空间内部的温度至少降低5℃。巴塞罗那市中心建筑屋顶种植大量植物,改造成空中花园,有效减少吸热。赫塔菲市针对建筑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启动赫塔菲康复计划,通过外墙保温、被动冷却技术等措施,减少室内热量积聚和室外热量传入。同时,将试点社区作为气候避难区,以测试干预效果,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张嘉赫)

启动高温疾病实时监测

连日来,韩国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政府一度将高温警报提升至最高的严重级别。

77日,韩国气象厅发布首尔地区今年首个热浪警报,比去年早了18天。韩国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今夏高温相关疾病已致19人死亡,另有超3100人因高温不适就诊。韩国电力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日均峰值电力需求达85千兆瓦,创1993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新高。韩国国家消防局表示,与去年相比,高温引发的疾病导致紧急派遣次数增长23倍。

为应对高温带来的风险影响,韩国设立了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统筹协调高温应对等工作。在地方,釜山市实施高温弱势群体支援项目,向150户家庭提供降温设备及健康管理服务。自515日起,韩国疾病管理厅启动高温疾病实时监测,韩国国家消防厅强化急救响应,响应期预计将持续至930日。政府与电力公司联合设立并运营电力综合供应控制中心,根据需求变化动态调配资源。

部分行业也针对高温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一些造船企业实行弹性工时,气温超28℃时午休延长30分钟至60分钟;部分快递企业因极端高温限时停工。(李悦)

(责任编辑:曹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