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服务工作调度会上获悉,2024年,全国气象部门为超1300个风能太阳能场站提供风光要素和发电功率精细化预报服务;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向649个水电站提供气象服务,同比增长7.8%。
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布局和调度运行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较大。自《能源气象服务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印发以来,中国气象局紧扣加强气候资源评估、能源保供服务、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能源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持续优化风光资源监测评估业务,研发风光资源监测关键技术,形成全国空间分辨率1公里逐小时风光资源监测产品。
新疆气象部门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开展风光资源精细化评估,建立地基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在关键区和空白区开展野外观测,为新能源开发规划、宏观选址提供服务。此外,为加强新能源气象观测数据的安全监管,新疆气象部门强化气象数据汇交共享,气象台站备案量增加18倍,数据汇交量增加27倍。
在山西,电网每年因大风、雷电、降雨(雪)、高温等气象灾害导致的故障率达50%。省气象局联合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成立全国首家电力气象研究中心,打造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开发预报预警、资源评估、灾害评估和衍生类气象服务产品。2024年,该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电网故障率同比下降10%,输电线路山火故障率同比下降67%,抢修业务平均用时同比下降46%。
在浙江,2024年服务效益较2023年提升44.5%。立足服务水电站抓好“汛期最后一场雨”多蓄水的需求,气象部门助力水电站2024年汛末增蓄水2.09亿立方米,为秋冬季供水奠定基础。在做好能源战略储备保障方面,打造靶向雷电监测预警系统(CTL),针对临港石化、天然气战略储备,提供港口、生产加工和仓储区域精细化预报与雷电预警服务,雷击故障巡线平均时长缩减至22分钟,因减少故障时间产生经济效益约1600万元。
为强化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服务,四川气象部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负荷预测模型,研发建成复杂天气过程下四川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系统,支撑风光水气象业务服务。
湖北气象部门优化清洁能源发电预报预测技术,构建水电气象服务产品体系,为长江干流6座梯级电站和支流79座水电站提供流域智能网格预报、洪水过程预报以及三峡水库致洪降水风险预估。
今年,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研发能源气象服务专业大模型,提高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电力负荷预测、风光水多能互补、电力设施智能防灾、数字智能电网等应用场景的智慧气象服务能力。
(作者:王畅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