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切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服务工作部署会,进一步研判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再动员、再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当前,全国各地已进入主汛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也进入最关键时期。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形势越是严峻,就越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增强责任感,筑牢生命安全堤,让责任担当“落地生根”。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落脚点。今年是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一代代的气象工作者不断传承和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行动诠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担当,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镌刻在防灾减灾最前线。
增强使命感,织密预警传递网,让风险预警“争分夺秒”。预警提前一分钟,群众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加强监测预警,持续贯彻“观测即服务”的理念,通过科技赋能擦亮观测的“火眼金睛”,实现风险在萌芽阶段就被精准捕捉。开展点对点的预报滚动更新,紧盯天气过程,精准锁定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从灾害预报到风险预警,聚焦天气对山区、河流、城市等区域的影响,以及天气对健康的影响等,从单一的天气预警扩展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等多元化、精细化场景。
增强紧迫感,递进式服务抢出时间差,让联动响应“环环相扣”。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正在将气象服务从“单向发布”升级为“协同联动”,监测、预报、服务、响应各环节如齿轮般紧密咬合。随着时间临近,精确瞄准逐步缩小的“包围圈”,及时“叫应”本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和应急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每个时间节点,都是与灾害赛跑的“冲锋号”。预报准确率持续提升,预警及时精准发布,防灾减灾行动有的放矢。气象部门正深度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通过递进式服务为城市安全、群众转移抢出宝贵的“时间窗口”,让应急处置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让气象信息覆盖“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
气象部门正通过科技进步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双重突破——预报预警更精准、联动响应更及时。让我们以预警为令,用精准到点的预报、分秒必争的响应、协同联动的合力,织密防汛“安全网”、筑牢安全“防护堤”,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主汛期的“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