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5专题>2025绿镜头>走进河北>新闻播报
扬帆起航靠什么?“气象+”赋能滨海体育新格局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6月20日16:17

“升帆,准备起航!”

6月18日10时,多云,气温23.5℃,东风3级。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蔚蓝海岸帆船帆板运动基地,帆船训练员正在准备扬帆海上。

每年夏天,国家帆船帆板队以及各省、市专业队都会到此集训。这里已成为国家帆船帆板队及各省市专业队夏季集训基地,每年有2000多人次在此接受训练。支撑这片帆影点点的,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有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

“秦皇岛有184.88公里的优质海岸线、180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全年有7个月以上时间的适航期,沙软、潮平、风力适中,为帆船帆板等海上运动提供了绝佳条件。”秦皇岛市体育局副局长王静介绍。

“‘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在北戴河新区蔚蓝海岸帆船帆板运动基地实地采访 摄影:方竟凯

早在1989年,秦皇岛就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帆船锦标赛。30多年来先后举办过国家级、省级帆船赛事活动百余项,吸引近百万人比赛、游览。

对帆船运动来说,风是动力。“帆船前进的动力主要依靠风力,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风力在3节(2级)到25节(6级)时,比较适宜比赛。当风力大于6级时,出于安全考虑将停止比赛。”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北方总部基地总教练刘建军介绍,“帆船运动还需要避开雷雨天气等灾害性天气。”

为做好精细气象服务,秦皇岛市气象局在蔚蓝海岸,建设海岛自动气象站站点配备了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和能见度七个核心气象要素的观测设备,同时采用风光协同的绿色电源系统,在海边复杂环境下依然能保持长期稳定运行。

“该站自建成以来,已在多个帆船赛事中投入使用,海岛站提供的实况数据,成为开展逐小时风场精细预报和滚动临近预警的关键支撑。”秦皇岛市气象局业务科技科副科长李飏介绍。

在北戴河新区蔚蓝海岸帆船帆板运动基地,运动员正在进行帆船训练。摄影:方竟凯

在2025年ILCA亚洲(公开)帆船锦标赛比赛期间,秦皇岛市气象局依托站点实时观测,快速捕捉赛事场地风速变化,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反馈给组委会,实现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为参赛队伍调整出海安排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训练比赛开在哪里,气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帆船帆板专题气象服务还有力保障了全国帆船锦标赛、2024年全国青年帆船冠军赛等国家和国际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

“气象+”赋能,正在拓展滨海体育旅游新格局。除帆船海上运动之外,秦皇岛已成功举办10届马拉松,超过18万人次在海边尽情开跑。作为赛事重点保障单位,市气象局每届均派出前线工作组,在赛道架设移动气象站、显示屏,为选手提供实时气象数据,并制作专题服务材料,服务组委会赛场决策。

“此外,我们也在大力拓展山地户外、城市骑行、沙滩运动、海上运动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营造时时在旅游、处处可运动、人人能参与的体育消费格局。”王静介绍。

“‘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在北戴河新区蔚蓝海岸帆船帆板运动基地实地采访 摄影:方竟凯

作为赛事与活动的重要保障力量,下一步,秦皇岛市气象局将继续拓展以海岛站为核心的数据服务能力,探索更多“气象+体育”“气象+旅游”融合场景,让人们在这片“黄金海岸”持续扬帆远航。

(作者:谢盼 闫泓  张建业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