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辽宁。报道组将赴阜新、辽阳、葫芦岛等地,探访气象部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展现气象部门融入和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效。
“绿镜头·发现中国”报道组走进辽宁省阜新市。 张奥光 摄影
阜新市地处辽宁西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地带,在当地经济转型过程中,气象部门通过风能资源评估与数据转化成功推动风电产业落户阜新,助力防沙固沙及构筑辽宁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7月14日,“绿镜头·发现中国”报道组来到国家电投阜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采访风电场运维负责人。张奥光 摄影
国家电投阜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风电场运维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与气象预警服务系统。 张奥光 摄影
辽阳市聚焦气候生态资源开发,以气象“激活”特色经济新动能。辽阳县气象局立足地方需求,将气象数据应用于黄精种植保险。弓长岭区借助气象数据,推动“百年矿区”转型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葫芦岛市推动智慧气象赋能农业生产,绘制全市花生种植气候区划图,并将气候友好型企业(农户)评估结果融入“气候贷”“花生贷”等涉农贷款信用评估体系。绥中县气象局高效应对“8·20”特大暴雨灾害,保障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报道组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联合中国新闻社、农民日报等媒体组成。
(作者:郭笑羽 王亮 王鹏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