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临沂 :数字赋能防灾减灾 助力社区减负增效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8月13日07:39

  8月上旬,正值盛夏,一夜的闷热潮湿预示着将有大雨来临。不多时,窗外的雨滴“噼啪噼啪”地落下。

  “目前沂城街道6小时降水量已达50毫米,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降水仍将持续,请注意防范。”8月8日7时52分,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一分钟后,沂水阳光国际小区综合管理中心通过数字气象服务平台接收到气象预警信号。与此同时,平台触发自动提醒功能,迅速将预警信息传递至社区各楼长和居民。

  以社区为单位,是数字气象服务平台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

沂水县沂城街道牛岭埠社区信息员使用社区防灾减灾平台调度工作。杜杨 摄影

  收到指令后,7号楼楼长刘金和立即赶到负责区域,对车库入口、地上储藏室、排水管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提醒业主及时转移易潮物品,加强灾害防范,并将工作完成情况通过“晴雨小二”小程序反馈到平台。

  “平台会根据小区地形和排水系统,判断可能出现积水的位置。”刘金和说,如果短时间降水量超过30毫米,平台还会启动超阈值自动提醒,大家会在重点区域放置沙袋,清理下水道口,确保暴雨期间排水畅通。

  社区是城市发展的“细胞”,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本单元。聚焦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临沂市气象局以数字化气象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社区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在沂水县部分社区和重点村居试点搭建个性化、定制化、互动式数字气象服务平台。

  平台“指挥舱”设置在社区综合管理中心,当气象部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或监测到气象实况超阈值时,“指挥舱”会自动语音提醒信息员,并同时向平台“移动端”推送消息。该“移动端”主要服务社区负责人及普通群众,能够通过手机APP接收预警信息、反馈处理结果。“指挥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语音提醒和调度指挥。

 智慧社区气象服务应用场景电脑端界面 临沂市气象局供图

  “使用平台后,我们既可以提前收到预警提醒,又可以实时指挥调度,继而全面了解重点区域情况并进行应急处置,基层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了!”沂水阳光国际小区党支部书记张均强说。

  2023年,智慧社区防灾减灾项目被纳入山东省气象高质量发展专项类先行试点,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形成了以“一场所、一队伍、一指标、一平台、一模式”为特征的闭环式社区气象服务机制,建立了“以预报预警为指导、以实况报警为提醒、以‘叫应’反馈为参考、以数据留痕为依据”的防灾减灾工作模式。

  目前,该场景已推广至30个社区、139个小区(村),扩充平台信息员2686人,手机端注册用户达1.1万余人次,覆盖14万余人。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减少社区绿化倒伏、高空坠物、地下车库倒灌、交通事故、人身意外损伤等方面已避免经济损失超310万元。试点社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由92.2%提升至98.9%。

(作者:战玉沈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