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打造“节约型”食堂 引领文明新风尚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12月18日08:33

10点45分,在中国气象局机关食堂后厨操作间,厨师们正在紧张制作当天中午的饭菜。“我们每天会根据就餐人流量,分批烹制菜肴,既能防止菜品积压,又能保证就餐人员吃到新鲜菜肴。”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关服务中心”)厨师长田先锋介绍,“针对食量较小的同事,食堂会提供小份菜、小份饭,提醒就餐人员适量取餐。”

走进中国气象局机关食堂,洁白的墙壁上悬挂着“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横幅,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适量取餐,杜绝浪费”标牌。随着午餐高峰来临,节约监督员及时对就餐职工合理取餐进行宣传引导,对浪费食品的不文明就餐行为,进行面对面的提醒、劝导。

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断健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机关服务中心制定“餐厅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管理办法”“餐厅餐饮文明公约”,形成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定期分析梳理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准确掌握食堂节俭用餐工作进程,做好问题整改和持续改进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为践行光盘行动,机关服务中心从源头、流程、制餐、管理等方面定标准、出实招,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风尚。

在世界粮食日期间,机关服务中心在食堂开展光盘行动职工承诺签名活动。图/海硕平

要“节约”就要科学合理配餐,机关服务中心从源头上抓节约,强化库房管理,进行精准管控。科学评估每日各类食品原料的需求及就餐人数登记情况,合理确定食品库存数量,编制进货计划,加强食品原料储藏保管,优化存储空间及储存时间,坚决杜绝因原材料管理而造成的食品浪费。

从流程上抓节约,确保原材料规范加工。确定食材切配分割标准尺寸,减少余料废料产生,将不宜做炒菜的菜叶、葱叶改做馅料,将豆渣做成豆渣饼,将菜根做成泡菜等,有效提高边角料利用率。“虽然是小菜品,但也能彰显大味道,烹饪人员通过科学烹饪以及丰富菜品种类,满足了大家的口味需求,就餐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食堂经理周明霞表示。

从制餐上抓节约,满足职工多元就餐需求。不断优化菜谱结构和菜肴口味,每周研发新式菜品,避免因菜品、口味不当,引起的就餐浪费。调整面点主食大小规格,满足不同饭量需要;提供“小份菜”,做到精准分餐;菜品按照每日就餐平均人数的85%进行备餐,15%进行补餐,做到少炒勤炒、按需添加。

从厨余垃圾管理上抓节约,严控食品浪费。严格填报“餐厅剩菜记录表”“餐厨垃圾台账”,每日对厨余垃圾产生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开展食品浪费监测分析和评估,严格进行食材数量采购,加强成本控制。

从监督管理上抓节约,科学化智慧化管理。在就餐管理方面,利用餐卡系统科学分析预测就餐人数,根据就餐峰谷分析结果和就餐人流情况,实时安排不同就餐时段的菜肴烹饪,提前确定最后批次主副食品制作数量和盒饭数量,减少食物浪费;智能监控,扎紧节约“篱笆”,实行“明厨亮灶”,在食堂操作间和餐厨废弃物回收区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倾倒情况,对浪费粮食的现象第一时间抓拍并及时提醒;引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光盘助手”专用软件测量食品浪费系数,定期开展自查,有效规范食堂员工和就餐人员的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宣传制度。在食堂悬挂宣传横幅;在取餐台和餐桌张贴、放置提示标500余张;制作“文明公约”易拉宝等;开展节粮宣传周、绿色生活培训、职工承诺签名等系列活动,倡导职工树立节约粮食的文明风尚。

通过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系列工作,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数据显示,在就餐人数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量较去年减少约5万公斤。”机关服务中心业务处副处长王舒藜表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机关服务中心将扎实做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打造节约型食堂,引领文明餐桌新风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海硕萍 周玥 刘静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