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故事
河北省围场县第三小学校长张彩霞:校园里的“气象情结”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7月17日07:33

“夏日的天像娃娃的脸,一会儿晴朗,一会儿阴沉,有时候还下小雨,像一个天真爱玩的孩子。”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三小学“二十四节气融合课程——夏始云生逢立夏 童趣拾光传习俗”的课堂上,校长张彩霞做了开场白。

“二十四节气”融合课程开设一年多了,学校结合二十四节气气候特点、传统习俗、节气养生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并通过手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天气播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县气象局派工作人员开展不定期专题授课,并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如今,气象校本课程已经成为第三小学的特色样板课,家长们对课程效果赞不绝口:“学校的课程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我们与县气象局紧密合作,成立了‘小小科学院’,以普及气象、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为牵引,融合传统文化、养生知识、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鉴赏。”张彩霞说。

自2019年担任校长以来,张彩霞一直想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2020年7月,她第一次造访县气象局,参观了围场县气象科普馆、地面气象观测场、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中心等场所,深入了解气象局业务和科普工作,让她产生了开发气象特色课程的想法。

2021年,在县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围场县首个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在县第三小学落成——校园操场旁建成一座小型气象站,能够开展温度、风速等要素观测。2021年10月12日,双方举办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并签订合作意向书。

此后每年,县气象局都会结合教学需要和气象科普宣传主题,组织不同形式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和县气象局的交往不断加深,张彩霞开设气象校本课程的想法越来越成熟。2024年4月13日,“二十四节气”融合课程正式开启。

张彩霞将气象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也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根据天气预报,遵循节气养生饮食要求,适时购买时令蔬菜,为师生提供健康实惠的食谱;提醒学生结合天气预报增减衣服,高温或者风雨天气尽量避免开展室外课程,温度适宜的时候组织户外研学、带学生们接触大自然。

第三小学办学成果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被授予“河北省课后延时服务示范校”“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生活 实践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张彩霞本人也被评为“承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围场县十佳校长”等。

(作者:姜国艳 于超 白玉洁 林超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