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社资讯>交流探讨
从诸葛亮《心书》衡量记者通讯员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新气象网站 日期:2010年02月23日10:12

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古今文人用“万古云霄一羽毛”来形容他的渊博知识,而诸葛亮在选贤任人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他在其所著《心书》中曾经系统地提出了对“如何用人的看法”,也就是他选拔人才的七条标准。

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要了解的人对是非的判断来考虑他的辨别能力和将来的志向;

其二,“穷之以辞变而观其变”,即以尖锐问题对其诘难,考察他的思辩能力;

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些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对方是否有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四,“告之祸难而观其勇”,即把面临的困难告知他,看他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事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在开怀畅饮的场合,看其自制能力和醉酒后的控制力;

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测他在钱财面前的表现,给其有利可图的机会,看他是否能经得住物质的诱惑;

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或与其共同约定某事,以观其是否言而有信。

这七条标准用在选择记者、通讯员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要对事物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记者、通讯员面对自己将要采访的事件能够独立地判断是非,判断事物的真象和假象。例如,在2008年山西襄汾九·八特别重大溃坝事故开始,一些地方官员怕承担责任,怕丢掉自己的“乌纱帽”,硬是把溃坝责任事故说成是由于降水原因所致,不少媒体有的甚至是相当有影响的媒体,其记者、通讯员不假思索,不加思辩,不加判断,按照个别地方官员的说法,将假消息向社会公布于众。消息一出,立即在当地老百姓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后来,气象部门敢于履职,以为党负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负责的态度,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了真实、可靠、科学的气象数据,事件才得以平息。为此,山西省气象部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而不少媒体却公开向社会道歉,有的记者被免职,有的被处罚,这一深刻的教训,引以为鉴。

二是要有稳妥处理复杂事项的应变能力。案前百件事,以要事为先。记者、通讯员要分清轻重缓急,大事不能误,小事不能忘。要做到重大新闻不过夜,重要事项不漏报。面对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做好一切采访前的准备。

三是要有审时度势的预见力。记者、通讯员要能审时度势,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还要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未急。例如,去年春季,山西出现了历史上30年,部分地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中国气象报山西记者站在相关部门刚刚做出干旱结果时,就向山西省气象局领导提出,对全省干旱进行一次普查,然后对省政府提供抗旱决策建议,建议立即得到局领导的采纳。副省长刘维佳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气象局长会上表扬说,“气象部门的春季抗旱建议在农口是最早、最快、最全面的,对全省抗旱决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记者、通讯员不仅要写稿,而且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调查了解详情。去年11月16日,山西中阳县张子山乡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事件,23人遇难。事故发生后,为查清事故是否与天气气候有关,记者站人员跟随省局应急组在第一时间深入到第一线进行调查。当时地方有关部门层层设卡,根本无法进入现场,调查采访遇到很大阻力,是进还是退,摆在了我们面前。记者站记者和通讯员与省局应急组积极努力多方沟通,终于打通了关口,进入了现场,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实事求是地对事件进行了客观真实报道。

五是要有较强的自制力。记者、通讯员往往经常跟随领导参加会议,出入公共场所,事后经常有饭局水酒。在饭桌上,记者、通讯员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要乱说,不该喝酒的时候绝对不喝。酒水过后千万不能忘乎所以,不该做的事不做。去年9月,某报女记者酒后驾车撞人逃逸,损坏了党报的形象,玷污了记者称号,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

六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记者、通讯员最起码的素质。在职业活动中,要坚持原则,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私利。去年,山西洪洞县发生了矿难,事后不断有记者前往“采访”,领取“封口费”。有23家“媒体”的28人登记领取了“封口费”,虽然多数是假冒新闻单位的假记者,但其中有两人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这次事件中的违规违法记者,这两名在金钱面前被“俘虏”的记者,在法律面前载了跟头。

七是要恪守信用。记者通讯员必须恪守信用、恪守时间、遵守诺言。约定好采访的时间不要迟到,约定好采访的地点不要变更,采访对象不愿对外透漏的隐私和内容绝对不要向外人透漏,国家机密绝对要保守。去年5月,前新华社记者余家福被裁定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判监禁18年。

诸葛亮以上这七条选贤任能的标准,用在记者、通讯员的选拔任用上,不失为上策。按照这个标准衡量记者通讯员,也就全面界定了他们应当具备的素养。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李国英  责任编辑:达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