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江苏省淡水虾气象服务中心技术交流会在扬州召开,旨在充分发挥跨领域、多学科协同优势,构建淡水虾产业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为江苏淡水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来自气象、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当地龙头企业的23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议。
据了解,未来三年,该中心将在淡水虾重点产区的核心养殖基地和示范园区构建包含气象要素、水体环境、生物生长等实时动态的监测网络,同步完善水产病害气象关联监测体系;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聚焦淡水虾养殖气象服务关键技术、气象保险指数产品等开展攻关;系统构建淡水虾气象业务标准化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数据共享,打造移动智慧气象为农服务平台,拓展风险减量服务;打造“气象+水产”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培养复合型人才。
据悉,该中心在江苏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由扬州市气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协同高邮、宝应、江都、盱眙、涟水、金湖等6个淡水经济虾集中养殖区所在地的县(市、区)气象、农业农村部门组建,并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当地龙头企业等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作者:王展 邹建新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