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干渴11个月的四川南充大地迎来久违的及时雨、救命雨。营山县老林镇灵滩村支部书记贵禹平忙着组织村民栽种紫薯。
继去年8、9月持续高温干旱后,南充先后经历春夏连旱,五六月份的月最高气温连续突破当月历史极值。
5月26日,市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专报》,指出3至4月春旱已致使多地受灾。随着时间推移,5月全市夏旱进一步蔓延,阆中、南部的部分乡镇也受到干旱影响。气象部门持续紧盯旱情动态,6月4日、9日接连发布旱情专报。6日,南充市气象局发布干旱蓝色预警;12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干旱四级应急响应。
南充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旱情发展,公众期盼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够为庄稼带来降水。面对社会关切,市气象局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渠道,高频次发布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组织气象专家开展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制作生动形象的短视频,详细解读高温成因以及人工增雨作业的原理和条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耐心回复每一位公众的咨询,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解答,缓解了公众的焦虑情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6月6日,市气象台气象分析研判后指出,18日前后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13日,市气象台进一步明确过程雨量将达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16日,市气象台再次明确指出南充将有强降雨。
17日14时45分,距离预计降雨时间越来越近,但降水落区却考验着市气象台预报员。市气象台连线省气象台紧急会商,反复讨论、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研判,市县两级气象部门整合多方信息,由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并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18日7时许,天空落下了雨滴。随着雨势逐渐增强,气象工作者实时监测雨情变化,根据监测预报及时滚动发布预警信息。18日15时48分,根据监测到的强降雨情况,市气象台果断将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此次降水过程中,出现大暴雨的站点有19个,暴雨站点有114个,大雨站点有99个。雨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有效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也为各地水库、池塘增加了宝贵的蓄水。
(作者:蒋光平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