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强台风级)的中心于8月13日13时前后在我国台湾省台东县太麻里乡沿海登陆。中国气象局于8月12日9时4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做好递进式气象服务,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联合会商、联合预警及应急联动,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国家气象中心组织开展全首席研判,加强新资料、新技术应用,运用多种台风客观定强分析技术监测“杨柳”快速增强过程,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加强主动互动联动,与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气象部门开展国省联合会商,共同研判“杨柳”路径及其影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利用风云四号B星可见光云图、真彩色云图、红外增强云图、水汽图像、云导风、云顶高度、四象限分析和高层散度场等产品密切监测台风云系演变,通过风云三号G星的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捕获台风降水三维结构,运用风云三号E星风场测量雷达监测洋面风场,使用卫星融合海温产品和卫星副高检验产品关注环流场特征,多星协同全方位立体监测“杨柳”。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组织技术骨干提供极大风、海表温度、海温距平、海洋热含量、风浪高度、有效波高等多个实况产品,同时通过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对数值预报模式背景场中台风涡旋位置和强度偏差进行订正,为台风定位定强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践行“观测即服务”理念,依托“天衡天衍”、强对流雷达产品系统,应用雷达组网拼图、垂直观测、水汽历史极值、台风风圈、观测与预报比对等观测产品,监测“杨柳”实况及其带来的风雨影响,同时密切监视应急响应区域装备运行和数据质量情况,保障业务平稳运行。
在广东,省气象局联合省三防办、应急管理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及海事局等部门通过省突发事件发布平台发布台风防御信息,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全网手机用户约1.9亿人次。
广东省汕尾市气象局密切监测“杨柳”动态,加强会商研判,切实做好预报预测预警,并于8月13日7时,将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升级为蓝色。图为汕尾中山渡口渔港停满安全回港避风的渔船 陈景鹏 摄影
在福建,省防办以提示函形式下发气象部门制作的台风影响重点区域及防御建议。根据气象预警,全省已撤离281艘渔船和沿海养殖渔排非劳动力1252人,下沉干部9438人,转移危险区域人员73人。
8月11日至13日,福建省平和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台风“杨柳”防御科普宣传,提醒农户赶在台风到来前抢收。平和县气象局供图
在江西,省政府要求针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域船只、户外作业等薄弱环节加强巡查防守、排查检查,强化旅游景区、交通出行和施工工地等公共领域安全管理。省气象局专家提醒,赣州、吉安等地的山区地形对台风降水有增幅效应,需特别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
在湖南,省气象局自8日起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实时共享雨情和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农业气象风险预警。截至目前,向高风险地区群众发布靶向预警43.1万人次,面向责任人和极高风险区群众发布靶向霸屏“闪信”1.5万人次。
在广西,自治区气象局参加自治区防汛办调度会,汇报台风动态和最新预报;根据气象预报,自治区防汛办适时发布防汛防台风提示。(吴彤、钱奇峰、高洋、韩博威、周芳成、徐宾、徐鸣一、李树文、许钰文、林俊君、李冬梅、邓敏佳、陈琦、孙姣、韩嘉乐)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