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干旱影响监测:实践基准审查》报告, 全面概述全球当前的干旱影响监测实践,重点展示区域、流域、国家及特定行业等不同层面的案例研究,并梳理有效监测的良好实践和有利条件,为追踪和评估干旱的广泛影响提供了综合性指导。
报告指出,干旱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国际“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核心目标之一。其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长期影响。1970年至2019年间,干旱导致超过 70 万人死亡 ,其中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妇女和女童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
然而,干旱影响往往具有间接性,可能发生在远离干旱实际发生地的区域,并且这种影响会长期持续。目前尚无统一方法界定干旱的起始时间,且人们难以将某种现象单纯归因于干旱。因此,改进干旱监测迫在眉睫。
报告建议,应将干旱影响监测纳入国家框架,实现其制度化和协调化;结合多元数据源,将遥感等定量工具与实地调查和本地定性信息相结合;推动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地方利益相关方的跨部门合作,以应对干旱的多维影响;通过开放数据库和工具,提高数据对规划者和决策者的可及性和可用性;通过方法适配、能力建设和制定因地制宜的指南,使监测系统满足本地需求。
(编译:于桐 来源:WMO官网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