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跟着总书记看气象丨彩云之南绘就气象新图景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4月03日07:52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云南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看现代花卉产业、看世界文化遗产、看文旅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事,都有气象护航。

气象科技浇灌“亚洲花都”

在中国,每销售10枝鲜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其中,昆明地区鲜切花占据全国75%以上的市场份额。

为满足花卉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昆明气象部门持续提供精细气象服务,为花卉种植、管理和销售等环节保驾护航。2025年1月,昆明“斗南花花世界”花卉市场人头攒动,年宵花“俏”。祁艳明 摄影

在昆明现代花卉产业园,气象部门为花卉种植气候条件筛选提供科技支撑。云南省气象局依托“低纬高原花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构建起主要种植产区的种植区划,通过分析长期气温观测资料,并针对低温、寡照、高温等影响花卉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结合云南设施大棚的温控功能(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划定花卉种植风险气温指标界限,首创大棚鲜切花气温适宜度指数和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明确适宜种植范围。

如今,融合气候区划、灾害预警和绿色生产的技术体系,正推动云南花卉从“靠天吃饭”迈向“知天而作”,让“亚洲花都”更芬芳。

小粒咖啡的“气候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夸赞,“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

图为咖农采摘咖啡豆 李平 摄影

作为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核心主产地,云南省普洱市2023年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咖啡豆产量达5.13万吨,占全国的48.2%。2024年至2025年产季,普洱咖啡的生豆产量预计将达5.8万吨,根据当前市价分析,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在这片以山区为主的土地上,气象科技成为小粒咖啡品质提升的“关键密码”。

2023年12月,云南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认定云南省咖啡气象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托普洱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组建,强化了气象服务对咖啡全产业链的支撑。普洱市气象局立足咖啡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涵盖咖啡采摘晾晒适宜度、施肥适宜度、定植适宜度、种植气候适宜性及低温灾害预警等气象服务指标,并牵头制定《咖啡低温寒害防御指南》和云南省地方标准《小粒咖啡寒害等级标准》,探索开展咖啡气象指数保险和气候品质认证及溯源研究,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气象指数保险研究。

气候数据还为咖啡品质认证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孟连县,当地依据咖啡气候适宜性区划优化种植布局,推动中低产咖啡园改造,2023年至2024年产季咖啡精品率达62%,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辐射中心织密区域“气象丝路”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2024年9月,受台风“摩羯”影响,越南部分河流出现严重洪水。收到越南国家水文气象总局的来函后,中国气象局迅速响应,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气象局等单位争分夺秒,立即搜集汇总相关数据,分享水文气象信息,助力科学应对洪水。云南省气象台值班首席预报员杨素雨密切监测台风“摩羯”动向。王维 摄影

云南省气象部门以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为重点,构建起覆盖火情、植被、湖泊蓝藻、水体面积及大气环境等领域的生态卫星遥感监测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在南亚东南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国际培训班中,将生态遥感监测技术纳入培训课程,为来自缅甸、老挝、孟加拉国等国学员开展专题教学,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和国际远程气象服务系统,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水电气象服务。2020年,云南气象部门首次为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提供服务。2022年,水电气象服务在尼泊尔落地,成功从东南亚拓展到南亚。目前,云南水电气象服务已覆盖老挝、柬埔寨、尼泊尔、缅甸等4个国家7个流域15个水电站,交通气象服务拓展到老挝。

目前,云南省气象局已与老挝、缅甸等国气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围绕生态监测预警、水电、交通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构筑一条以气象科技为纽带的区域“气象丝路”。(罗燕、汪靖、程晋昕、刘琴、杨冬灵、李兰梅、张黎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王玉 尤婷 周蓉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