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严重影响缅甸人民及在缅华人华侨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气象局迅速开展震区天气监测预报服务,支持缅甸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缅甸震区未来天气趋势分析,制作发布未来三日天气预报专报。3月29日至31日,经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成员单位专家联合分析研判,先后制作发布两期缅甸天气监测预报快讯,提供震区风云卫星高清地表温度变化、高温实况及趋势、震区未来降水过程等信息,以及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等城市未来五日逐日预报,并第一时间将相关监测预报结论分享至世界气象组织协调机制组(WCM),协助其向联合国和人道主义机构提供决策服务。
WCM专家组表示,中国气象部门监测预报服务信息对其进一步了解缅甸及周边的天气趋势非常有帮助,并将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提供的相关预报信息纳入WCM制作的孟加拉国和缅甸天气周报。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第一时间联系缅甸“一带一路”气象访问学者瑞怡妮(Shwe Yee Nwe),表示在此特殊时刻,中方将发扬中缅胞波情谊,与缅方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愿为缅甸气象和水文监测预报全力提供技术产品支持。
及时精准开展全球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背后,不仅是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凝聚合力“拧成一股绳”,也离不开气象早期预警业务支撑平台的“统筹一盘棋”作用。该平台不仅提供基于多源卫星格点信息、气候监测指数、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全球数字预报、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等监测预报产品,还可提供针对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的全球定制化服务,为当地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中国国际救援队仍在缅甸抗震救灾一线争分夺秒开展救援,中国气象局每天向中国救援队发送当地天气预报短信。中央气象台预计,当前至4月6日,曼德勒、实皆、勃固等地将出现日最高气温35℃至37℃的高温,局部地区气温可达39℃至41℃。预计自4月5日起,震区湿度将进一步增大,并可能出现降水,气象专家建议前方救援人员及时防范高温、降水对救援工作和体力消耗影响,及时做好消毒和灭菌工作。
(作者:蒋芷晴 王毅 孟庆涛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