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各地各部门丰富消费供给,消费市场活力足人气旺,热腾腾的烟火气折射出中国经济蕴含的澎湃动力与强大韧劲。其中,气象部门主动对接,多措并举,为春节经济添彩。
冰雪跃动 点燃激情
从晶莹剔透的冰雕艺术到惊险刺激的滑雪运动,从温暖的温泉到别具一格的雪地露营……春节期间,多地冰雪游的玩法持续上新,游客们尽享独属于寒冷季节的“热辣滚烫”。
黑龙江哈尔滨是中国最适宜开展冰雪运动的城市之一。其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地处黄金冰雪旅游带。秋冬与冬春交替之际降雪略频,积雪期长达120天。松花江自西向东贯穿城区,11月下旬封冻、12月初采冰,结冰期190天左右,为哈尔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适宜雕琢的天然冰。
“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亚冬会为冰雪旅游再添一把火。在今年冰雪季,哈尔滨乘着亚冬会举办的“冬”风,打造了一批冰雪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
图为2025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第五届冰雪节 图/潘月媛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建造了亚奥理事会成员的42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标志性冰雪景观,用冰(雪)量达30万立方米,创历史之最。在游客体验上更是下足功夫,备受欢迎的“超级冰滑梯”数量增加到24条。
这背后离不开气象科技的加持,黑龙江气象部门与冰雪大世界合作在园区内建设了一个九要素室外气象观测站和一个安装在雪花摩天轮上的四要素微型气象站,气温、风力等气象要素在摩天轮等候大厅实时显示。
在辽宁营口,“营光之城 冰雪有约”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年味儿的文旅主题活动正在举办,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结合冰雪旅游活动,制作发布“滑雪气象指数预报”“春节假日旅游气象预报”“日照金山”观赏气象条件预报;结合泡温泉、享美食等温泉康养活动,制作发布“立春节气”康养服务画报;结合红旗大集民俗展演活动,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和交通安全;每天制作发布各旅游景点未来3天预报,为创建营口地区冰雪文化品牌和丰富冰雪旅游业态提供精细化服务。(张晓卿、兰博文、张雪梅、陈杰)
邮轮出游 别样年味
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探索旅行新体验的契机。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邮轮旅游以其“一站式度假”的便捷性和丰富性,逐渐成为春节假期的热门选择。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天津、广州三大母港共迎来7艘邮轮启航,覆盖日韩、东南亚等热门目的地。其中,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预计创下运营以来的最大客流高峰,“爱达·魔都号”与“MSC荣耀号”邮轮的春节船票已基本售罄,显示出市场对海上春节的极高热情。
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游体验,上海宝山区气象局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建立深水航道观测网、建立邮轮气象服务专栏、开发邮轮气象服务系统和建立健全邮轮高影响天气应急联动机制等方式,形成“港口-引航-导航”全链条气象服务模式。
1月14日至16日,上海出现2025年首场寒潮天气。为减轻寒潮大风、大雾天气对邮轮运营的不利影响,宝山区气象局加强与海事、引航、港口、邮轮等部门沟通协作,提前发布“大风天气提示”,提供精细化、分时段的风力情况及趋势预报,为邮轮进出港提供时间窗口,助力其提前规划研判靠泊港安全,最终保障1月14日“鼓浪屿号”邮轮、1月15日“爱达·魔都号”邮轮、1月16日“海洋光谱号”和“荣耀号”邮轮共计4个航次准时准点完成靠离泊。此次过程港口累计接待出入境旅客约2.44万人次,港口运营平稳有序。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图/文 洪芳玲
今年1月以来,天津东疆边检站已累计验放邮轮出入境人员3.3万余人次,本月底还将迎来今年首艘访问港邮轮“欧罗巴2号”,天津邮轮旅游实现新春“开门红”。2月3日至8日,天津港东疆码头连续6天出现6级以上大风天气,滨海新区气象局通过“天津港智慧气象平台”逐小时滚动更新分港区、分码头公司的气象监测、小网格精细化预报以及港口高影响天气风险预警信息。通过加密观测和跟踪式预报服务,精准预报大风起风时间和减弱时间,提前一天发布大风预警信号,同时提供定制化定点天气提醒,为邮轮出入境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1月9日,爱达邮轮在青岛正式发布中国海岸巡游及2025年青岛航线部署计划,旗下“爱达·魔都号”将于4月6日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开启中国海岸巡游。这不仅将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也将成为在青岛运营的最大、最新邮轮。
2024年青岛运营邮轮出入境人次超7.1万,青岛市气象局高质量完成从青岛始发的全部16个邮轮航次的气象服务。青岛市气象部门针对进出青岛的国际邮轮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并面向游客推出邮轮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结合天气变化,对邮轮航行的舒适度、海上观光体验等给予温馨提示,提升邮轮旅游品质。(洪芳玲、陈立波、毕玮、郝东陈、刘欢、靳振华)
灯会庙会 流光溢彩
夜幕降临,四川省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内,数千盏彩灯次第点亮,将夜空装点得流光溢彩。1月17日晚,以“灯贺中华 气象万千”为主题的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开幕。这场延续千年的灯会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观察春节消费市场的一扇窗口。
今年春节,自贡气象部门主动对接,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助力灯会主办方及时调整活动安排,确保游客安全和灯组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灯会官方平台、手机APP等渠道,向游客实时推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在内的天气信息,帮助游客合理安排游览时间和路线。此外,气象部门建立了灯会期间应急响应机制,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确保在突发天气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
图为四川自贡灯会“孔雀合屏”灯组 图/李学明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多个庙会、灯会、游园会如期举办,各具特色。北京市气象部门提前制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强化气象科技支撑,护航各类文化活动顺利举办。
地坛、龙潭庙会是北京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今年,两大庙会的各类花灯、彩旗等高空悬挂物、装饰物较多,对大风的敏感性极强。早在1月24日,北京市气象局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便与东城区应急管理局、东城区文旅集团了解对接服务需求,针对两大庙会制定专项保障服务方案,利用微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模拟1月27日大风过程庙会举办区域的微尺度风场,为临时搭建物的施工安全提供支撑。
除了庙会,逛灯会也是众多人春节游玩的选择。在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西区内,千组造型各异、流光溢彩的花灯增添了新春的诗意和浪漫,“2025北京千灯夜”在此举办。
“北京气温较低,不仅会影响游客的体感舒适度,还关系到舞台表演等重点环节的安全。”北京市朝阳区气象局副局长张子曰介绍。为此,朝阳区气象局24小时监测千灯夜期间气温、风力等天气情况,提供重点时段逐小时和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同时针对公众户外感受,提供体感温度预报和场所设施相关温馨提示;与园区有关部门建立“点对点”信息传输渠道,确保气象服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气象信息,灯会现场设置了“暖屋”供游客取暖,并提前加固花灯等设备。
在陕西省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1月22日启动的“味见汉中·万人鲜鱼宴”,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更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古城独特的年味与幸福。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公园内搭起气象移动监测站开展加密观测,以应对1月24日至25日低温雨雪天气过程。
“您好,这两天有一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请提前防范。”在“万人鲜鱼宴”活动现场,气象“红马甲”小唐邀请游客关注“陕西气象APP”“汉中气象微信公众号”,提醒公众及时添衣保暖防雨雪。(赵欣、乔媛、张薇、张玉洁、马艳、孟凯、唐舒眉、田光文)
避寒康养 乐享自然
春节期间,南方部分城市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康养旅游成了众多家庭欢度假期的热门选择。
海南陵水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地处北纬18°这一旅游度假的黄金纬度,南与三亚毗邻、西与保亭交界。这里的冬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大海、沙滩、蓝天、阳光、雨林……诸多美景都能在这领略。
今年春节期间,陵水清水湾游客络绎不绝。清水湾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处沙滩上的沙子极其细腻,人走在上边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被誉为“会唱歌的沙滩”。随着开发的逐渐完善,景区内还开发了游艇游玩项目,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度假体验。而陵水县气象局主动服务,在清水湾建设自动观测站,还为游艇航线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图为前往海南陵水县南湾猴岛的缆车 陵水县融媒体供图
冬季的广东同样适宜冬养避寒。广东北依南岭,濒临南海,多山地丘陵,北回归线贯穿全境。在冬季,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阻挡了绝大多数冷空气,而南北走向的莲花山、罗浮山以及云开大山等则将冷空气的“漏网之鱼”分割得七零八碎,呵护着繁花似锦的南粤大地。
从常年看,冬季广东全省平均气温为15.4℃,恰好处在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可谓“暖而不燥”;而从避寒适宜度的空间分布看,则是从沿海到内陆递减,广东整个沿海地区都很适宜避寒康养。
广东气象部门坚持“富矿精挖”,利用大数据技术,融合气候、生态环境、温泉、美食及交通等指标,打造“山海连城 冬养汕尾”精品避寒冬养旅游目的地。揭阳市气象部门为“揭融湾区 阳耀古城”系列活动等提供精细化定点预报服务,为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化气象服务;普宁市气象局在盘龙湾温泉度假村所在区域布设4个气象观测站点,时刻监测当地气象要素变化,结合精细化格点预报,定点、定时、定量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服务。
图为广东揭阳舞龙舞狮 图/文 孤雁
广西北海,地处中国大陆南端,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滨城市,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滩、海岛、海湾、海底珊瑚、海水珍珠、海上森林、海上运动等组成了多姿多彩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其自然人文景观也别具特色,十里碧波银滩、百年西洋老街、万年火山涠洲岛等闻名遐迩,已成为备受青睐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北海市气象部门深入挖掘和利用气候资源,助力提升文旅产业与避寒康养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志愿气象站、提供精细化专项气象服务等,增强游客旅游体验。(郝全成、潘登、饶方成、余梓琦、李中伯运、覃俊元)
快递物流 安全高效
春节前后是传统消费旺季。为保证快递安全快速有效运输,气象服务成为物流运输的有力支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作为中欧班列沿线重要物流枢纽,货物进出频繁。当地气象部门与物流企业紧密协作,物流企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依据气象预警信息,妥善安排货物。节前,阿拉山口气象台预报显示,1月22日夜间至23日白天,阿拉山口将出现寒潮大风降雪天气,阵风10级左右。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等向物流司机推送道路通行信息,提醒减速慢行或选择合适路线绕行,帮助其调整运输计划,避免货物延误与车辆事故。同时,提醒相关部门迅速开展道路除雪除冰作业,确保道路畅通。
图为阿拉山口铁路口岸 图/沈戈弋
在新疆温泉县,当地物流主要运输优质牛羊肉、冷水鱼等特色农产品。为满足运输需求,温泉县气象局与物流企业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通过短信、微信群等为物流从业者精准推送未来7天天气预报,尤其是寒潮、大风、降雪等恶劣天气预警;另一方面,针对冷链运输环节,提供温度、湿度精细化预报服务。
1月24日至26日,山西省芮城县出现大范围强降雪、寒潮大风天气。芮城县气象服务人员提前两天来到该县韵达等快递企业,向各快递站负责人和快递员提供春节期间重要天气预报。同时,县气象局将快递企业负责人纳入气象预警一体化平台,建立“气象快递”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提供最新降雪情况和道路结冰信息,助力快递小哥将每一件快递安全送到用户手中。
2月6日至7日,河北省高碑店市出现寒潮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为确保首衡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安全运行,在天气过程来临前,高碑店市气象局通过园区商户群、园区网格管理群,第一时间将大风寒潮降温预报预警信息传播给园区商户和物流司机。同时,制作商贸物流气象服务专题材料,通过邮箱发送至园区管理处,提出应对大风降温天气的科学建议,并通过园区室外大屏和园区应急广播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该物流园总经理孟祥涛表示:“由于气象局预报精准、服务及时,商户们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了近百万元损失。”(何玉婷 刘大春 李雪莲 臧曦)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