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做好春运期间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通知指出,春运期间,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要充分认识春运气象服务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提前谋划部署,成立春运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专班,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深化部门联动,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春运气象服务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运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严密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形势演变及其影响的滚动分析和会商研判,做好分时段、分区域、分强度的精准预报服务;强化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为防灾避险决策调度延长防范应对窗口期;加强面向农村地区、重要城市群、大流量路段、易拥堵缓行路段、繁忙服务区和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等区域重点人群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加强值班值守,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通知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响应服务需求,切实增强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天气会商研判,健全气象灾害信息快速通报和预报预警机制,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或重要时段,及时开展跨部门联合会商、联合预警、联合应对。重点做好能源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运输气象保障服务,全力做好高速公路、铁路、重要港口、重点河道、航线和机场的天气监测预报服务,支持交通运输部门和有关单位有效开展运行调度。要抓住关键天气,紧扣社会关切,综合运用“车、船、路、港、站”等服务窗口,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介及时做好科学解读。
全国春运将从2025年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40天。
(作者:吴彤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