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记者从第十七届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近30个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成效显著。
浓雾、道路结冰精准预报预警一直是公路交通难题。中国气象局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一路三方”联动管控新模式。三部门还联合印发《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技术要求》《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测试大纲》,加强交通气象监测技术规范。
“气象对公路运行安全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和气象部门建立了每日公路气象预报、联合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时,我们会根据气象信息对受影响较重省份开展精准调度,指导地方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预警与应急处尹曦辉说。
农业防灾减灾离不开精准气象预报预警,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围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以及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试点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紧密合作,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据统计,2024年两部门积极开展会商20余次,下发防灾减灾预案2个,发布高温干旱、强降雨、台风等风险预警47期,切实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聚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已牵头建设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137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网络日益成熟。
台风、雷雨、降雪、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对能源供应影响较大。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能源局深化合作,进一步强化迎峰度夏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新能源规划和资源详查气象服务。围绕电网、风光发电、供需耦合等场景,中国气象局构建能源电力气象灾害产品体系,优化电线覆冰、电力负荷预报模型,融合全国气象灾害综合普查成果等,提供大风、覆冰、沙尘等新能源大基地高影响天气风险评估和预报产品。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电力应急管理处王晗表示,能源是一个与民生、气象高度相关的行业。在重大天气过程来临前,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预警为能源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中国气象局还面向金融、生态环境、水利、教育等多领域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效益日益显著,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聚焦重要行业领域,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气象灾害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相关部门及单位决策调度提供重要支撑,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畅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