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中国气象报社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5月30日14:32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保障权益责任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中国气象报》及其新媒体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报社主办。《中国气象报》自1989年创刊以来,作为全国气象新闻宣传主阵地、主平台,社会各界了解气象工作的主渠道、主窗口,始终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中国气象报社已形成“新闻+科普+政务+服务+舆情+技术”六大业务板块,构建了覆盖报网微端的全媒体业务发展格局。

2.社会责任理念

在中宣部统筹部署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中国气象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工作,守正创新、实干笃行,不断提升气象新闻宣传工作质量效益,为气象助力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全行业共识和动能提供强有力精神力量。

3.2023年度获奖情况

中国气象报《科普看台》栏目等23件作品获全国行业媒体优秀作品、全国气象优秀新闻作品等奖项;中国气象局微博稳居中央部委微博前十,人民日报客户端稳居全国政务榜前十;中国气象局抖音号获“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气象宣传科普业务支撑平台获2023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报业协会媒体融合项目优秀案例、中国报业协会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创新案例。

中国气象报《科普看台》栏目版面

中国气象报《科普看台》栏目获全国行业好新闻大赛新闻专栏类一等奖

《气象知识》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 “优秀科普期刊”名单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坚持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气象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年未发生过政治导向错误。

2.舆论引导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要节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质量优良、传播广泛、社会反响良好。围绕气象领域热点话题,特别是遇有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及时发声、回应关切、积极科普、解疑释惑。

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项部署要求,全面宣传气象部门主题教育举措和成效。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站、中国气象新闻网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开设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等9个专栏专题,推出特别策划、总结报道、宣传海报等921篇(个),通过人民日报、主题教育官网等中央媒体及所属平台刊发、转发稿件1366篇。

中国气象报关于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报道

网站融媒体专(点击图片阅读)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开展全方位主题宣传。抓住重要节点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11篇,司局级领导访谈21篇。策划推出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两个系列报道19篇,联合各省份气象部门推出权威解读48期。推出《地方领导谈气象》专题,刊发报道163篇,展示地方政府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等方面落实举措。

人民日报2023年3月20日第19版全版刊发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


《地方领导谈气象》专题(点击图片阅读)

紧扣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展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成效。围绕气象服务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能源保供、交通保畅等国家重大战略,策划“气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报道90多篇。全媒报道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推出图文+系列短视频、科普动画、手绘长图等产品180多篇(个)。

杭州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融媒体专题(点击图片阅读)


中国气象报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报道版面

组织开展“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主题采访活动,组织媒体记者近200人次,深入12省份基层台站采访,发布融媒体产品2千多件,联合中国记协、行业报协、新华社推出《实干中国|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等精品,在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主题采访活动专(点击图片阅读)

强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舆论引导。针对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组织“一过程一策”科普联动,稳妥把握宣传时度效,有效引导舆论。全年开展“一过程一策”26次,推出专家解读90期,提供科普产品225个。针对台风“杜苏芮”登陆影响及其北上引起的华北极端强降雨,策划《直击台风“杜苏芮”》《京津冀极端强降雨》两场大型直播,184家媒体参与,总播放量超过3.2亿。

两场大型直播时间长达140小时,全网播放量达3.2亿次,并被中国记协网站推广宣传

专家解读《探秘|究竟什么是“暴雨”?为何“观感”有不同?》被人民日报微博转发,阅读量达780万

3.舆论监督

针对非法传播气象信息、非法开展气象观测、破坏气象探测环境以及歪曲传播天气气候信息等情况,通过实时舆情监测、组织权威解读、发表言论时评等迅速回应回击。例如一条“气象局传来坏消息”的短视频出现在朋友圈时,快速反应,组织采写推出《网传 “气象局传来坏消息”?要科学看待气候预测信息!》一文,指出识破网络谣言的方法,引导公众理性科学看待气候预测,阅读量超过百万。

微信作品《网传 “气象局传来坏消息”?要科学看待气候预测信息!》(点击图片阅读)

针对#新疆多地突发闹海风#冲上热搜,迅速推出新媒体作品《新疆“闹海风”上热搜?真相是……》,对公众和部分媒体的误读进行科学澄清,全网阅读量39万。

微信作品《新疆“闹海风”上热搜?真相是……》(点击图片阅读)

4.对外传播

拓展国际传播阵地,在XFacebook以及Instagram上开通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传播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中国气象科技进展和气象防灾减灾经验做法。推出中英双语世界气象日主题画册,制作文创产品,促进气象领域国际文化交流。

开通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传播气象声音

抓住我国组织承办“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高层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契机,打造国际传播精品。策划早期预警中国经验国际推介短片《早预警,早行动!当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登上联合国官方网站和世界气象组织官网,并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资源库。

视频作品《早预警,早行动!当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点击图片阅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发挥气象行业媒体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发新媒体产品。

1.加快推进融媒体矩阵建设

建立了全国省级气象新媒体矩阵沟通群组,在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天气过程中,联动160多个微博号、40多个微信号、百余个抖音及快手号,发挥矩阵作用。

2.融媒体报道

融媒体报道传播效果显著,全年策划新媒体产品2417条,1215篇阅读量超过30万。7个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23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比2022年增长10%。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突破91万。策划原创视频510个,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单条播放量超过百万的爆款有127件。运用XR虚拟现实技术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中国气象两会云访谈”,全网总阅读量超过1100万。

云访谈情景

立足“新闻+服务” ,全年开展直播活动23场。世界气象日期间联合18地气象部门开展“你好!气象日”活动直播,吸引53家媒体转播,全网播放量超过1800万。突出手绘特色,持续第5年创作世界气象日主题手绘长图,借助《三体》等科幻作品的流行热度推广气象科普主题作品,阅读量突破976.2万。

世界气象日主题手绘长图《气候危机下,三体故事竟然反转了?》(点击图片阅读)

世界气象日主题手绘长图被人民日报微博转发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气象宣传科普业务支撑平台功能不断优化,宣传科普智能创作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科普产品可视化、智能化创作能力明显提升。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及时刊发重要时政新闻,发布气象部门相关政策解读及重大天气信息。全年发布各类信息近4万条,专家访谈、数据新闻120期,图解160多个,视频1320多条。英文网和海外账号发布信息900余条。以服务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卫生健康等为重点内容的报道超过300篇。

2.社会服务

在报纸一版刊登联系电话与邮箱。及时流转公众留言信息、 局长信箱信件429件,公众留言回复公开49条,处理政府网站纠错平台留言15件,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图文直播12期,发布调查投票6期。强化舆情监测分析和决策服务。

3.公益活动

在中国气象报开设《科普看台》公益专版,并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推出公益版面、公益广告,全年推出50余个整版;开设《科普一读》《天气有意思》公益栏目,刊发报道20余篇。组织职工参加“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活动,编织毛衣、围巾等,赠予新疆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组织参与内蒙古突泉县贫困家庭的帮扶,组织购买扶贫产品、向贫困地区捐赠科普读物、向贫困母亲捐款等活动。

中国气象报《科普看台》版面和世界气象日公益广告版面

五、人文关怀责任

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关注民生,凝心聚力,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1.民生报道

聚焦服务民生、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主责主业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报道。主要包括防汛抗旱、乡村振兴、能源保供、交通保畅、智慧城市气象服务等。深入开展 “新春走基层”活动,联合全国31个记者站、组成19报道组深入黑龙江漠河、新疆十三间房等艰苦台站蹲点采访,挖掘有温度的故事。共派出记者47人次,深入15个省份采访,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2.灾难和事故报道

针对台风“杜苏芮”等极端天气气候和突发事件等派出记者赴一线采访,结合防灾减灾、公众需求、民生问题等进行策划,做好应急服务报道,推出科普防御产品。关注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影响,针对厄尔尼诺及其影响推出视频解读。

中国气象报关于甘肃临夏积石山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报道

3.以人为本

挖掘典型案例和人物故事,弘扬气象优良传统。派出记者前往防汛一线,撰写特稿《罕见极端暴雨下:他们的预报,重若千钧》,展现预报员敬业精神与专业水平,以及他们那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与初心,社会反响良好,在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过两万。

中国气象报新闻特稿《罕见极端暴雨下:他们的预报,重若千钧》

六、文化责任

充分发挥文化单位优势,注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气象知识。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宣传科普服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报网新媒体开设“先锋”等栏目,发稿323篇,生动报道先进典型。

网站融媒体专题(点击图片阅读)

结合“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中国气象报开设“追光”栏目,推出8期整版策划,网站新媒体推出相关专题,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挖掘科技团队的精神内核,报道篇数超过200篇。

网站融媒体专题(点击图片阅读)

2.精心策划组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融媒体形式创新二十四节气传播,联合13个记者站在中国气象报推出 “行走的二十四节气”整版策划9个,制作二十四节气大型融媒体专题,加强全媒体平台传播,反响良好。

中国气象报整版策划“行走的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观摩活动,征集作品877件,全网播放量达到5.2亿次,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气象人爱岗敬业的优秀作品。

(点击图片阅读)

3.推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推进科普宣传提质增效,做精做强品牌。主题化推进“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大型科普活动,该活动已被纳入国家《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全年走进1513个县、2667个村,举办科普活动4840场,受众达883万人次,引导公众科学趋利避害,提升公众知险识险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网站融媒体专题(点击图片阅读)

组织第二届 “名家讲科普”活动,征集作品147件,播放量超过1.2亿次,也带动一线预报员从幕后走到台前,凝聚一批科普创作团队。

发起第二季“抖音达人探气象局”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总播放量达69.9亿次

七、安全责任

1.安全出版情况

始终把办报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政治事故。从未刊载法律法规禁止刊载的内容。

2.完善出版制度

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采编业务三审三校工作规范,修订完善编前会、周评会、选题策划会等业务管理规范17项。严格落实报社《全媒体编校差错认定及处理细则》,编校差错率保持低于万分之三。加强网站和新媒体审读机制建设,及时研究发现倾向性问题。

3.建立应急预案

建立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网络安全应急与疫情防控“三分”“三备”演练,完善远程线上采编,确保全社业务安全有序、不中断。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落实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守则》,严明采访纪律,确保新闻真实,无虚假报道,全年未发生违规违纪事件。

2.维护社会公德

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挖掘典型,讲好新时代气象故事。在阐释行业政策、普及气象知识、传播气象声音、弘扬气象文化等方面积极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3.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进行记者证管理工作,不存在新闻敲诈、制造虚假新闻等违法违规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答复社会公众举报、投诉,重要投诉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关心职工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坚持依法用工,按时发放薪酬,健全聘用人员管理,按照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及时缴纳“五险一金”。出台考勤与休假管理办法,保证工作秩序、保障职工休假权利。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建立按岗定薪、优劳优酬、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绩效分配体系。组织职工按期体检,并在重大节日为职工发放福利品等。注重保护女职工权益。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完成全国114名持证记者证件年检和全国31个记者站年检工作。组织完成全国通联队伍培训,完成记者站以及记者通讯员相关业务质量考核。全年未发生违规违纪现象。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以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为目的,通过组织基层采访、业务培训等形式,打造一专多能全媒人才。派出记者到一线,锤炼“四力”。邀请行业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短视频策划等进行培训。安排青年记者参与或承担重大活动和重大选题报道,锻炼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培育名记者、名编辑。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纪守法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合法经营,严格落实新闻出版法规、著作权法、稿酬支付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报社《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制度。

2.采编经营“两分开”

坚持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采编人员不参与经营活动。设置专门的经营部门和经营队伍,在报社主营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3.严格广告刊发

严格落实广告刊发相关规定,加大广告专职人员培训力度,健全广告刊发审核、请示报告制度。没有发生刊播违法违规广告现象。

十一、后记

1.回应

2023年,中国气象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要求,着眼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重视内容深度挖掘、创新传播手段与表达方式,以更高政治站位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加强国际传播建设,扩大中国气象影响力。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气象工作社会显示度日渐增强。中国记协网站、中国行业报协会网站、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等多次报道推介中国气象报社有关做法。

2.不足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宣传科普针对性不够强,应急科普作品的深度还需增强,技术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有待提升。对传播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国际舆情监测和国际传播能力有待加强,名记者、名编辑、名作品等方面有待加强。

3.改进

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业务研究,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国际传播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中国气象报社整体实力和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新篇章凝聚精神力量、提供舆论支持。

(责任编辑:郭曼如)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