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系列报道·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与影响风险青年创新团队
集智攻关年代际气候预测技术研发与升级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4月22日07:43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提升极端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迫在眉睫。

“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与影响风险”青年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以国家气候中心为依托单位,共有成员20人。成员来自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及上海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

团队建设的目标是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干旱、台风风暴潮-强降水等复合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构建未来10年至15年东亚和我国年代际气候预测技术,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复合极端事件对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等不同承载体的影响和风险,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需求。

团队成立以来,着重攻关年代际预测技术研发与升级改进。目前,第二代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IAP-DecPreS)对全球海温的多年际-年代际预测技巧达到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式前列,量化了IAP-DecPreS对未来10年我国气候变化评估的适用性;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技术研发方面,团队研制了更加精细、精准的5公里未来预估数据,提升对极端事件的模拟效果,并在长江流域等关键区域气候变化极端事件预估中得到应用;在复合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影响风险的定量评估方面,团队开展了高温干旱胁迫对中国玉米的影响评估,揭示了日夜复合热会增加城市用电负荷风险的情景,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强降水、融雪对金沙江流域水库影响评估。

目前,团队创新性地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干旱等复合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开展研究,探索构建未来10年至15年我国年代际气候预测技术;定量化评估人体健康、农业和水电基础设施等的气候变化风险;面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探索提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将有力支撑在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监测检测,极端事件和灾害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能源、交通、人体健康等影响评估与应对策略等方面的业务发展。

通过协同合作,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团队成员发表或接收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2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10篇;牵头编制国家标准1项(报批中);参与编制《省市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等技术规范和政策文件,技术支撑浙江、湖北、上海等多个省市开展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编制;参与撰写多份决策服务材料。

在国家气候中心资深专家指导下,团队通过局校合作和国省协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协作攻关以及关键区域和行业的落地应用。

同时,以数据为纽带串联各部门,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凝聚团队力量,目前,新增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两项。此外,团队还多次组织学术论坛,交流前沿科技。

目前,团队中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校团队骨干),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气象英才”,1人入选省级气象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级直属单位首席专家,1人晋升副高级职称。1人入选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新一轮气候适应型城市评审专家。

2024年,团队将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年代际预测、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影响、城市气候变化风险等,开展合力攻关;建立东亚和中国地区未来10年至15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变化的年代际“动力-统计”气候预测模型;构建高分辨率的动态生态数据集;开展极端气候影响下风暴潮-降水复合灾害的案例模拟和敏感性实验;开展中国城市热岛效应的归因分析。

接下来,团队将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力量提质增效。

(作者:陆波 王秋玲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