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以数谋“治” 以改提“质”——浙江气象数字化改革点亮治理新思路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4月17日14:25

潮起之江,智领未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数字浙江”建设蓝图,浙江数字化改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

如何将“数字”嵌入气象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气象治理提质增效保安全?浙江省气象部门在数字化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解法”,全力打造从碎片到系统、从粗放到精准、从繁琐到简约的新型气象治理形态。

以“数”为基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以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正成为浙江气象治理的新习惯、新风气。

4月15日,浙江进入汛期。不管是面向决策的“气象防灾在线”决策服务应用场景,面向公众的“智慧气象”公共服务应用场景,还是面向各相关部门的行业服务模块,访问量都频频走高。

4月16日,江山出现强对流天气,清湖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开展“网格+气象”应急联动服务。浙江省气象局 供图

各方的信任与肯定,源于气象数字化应用在屡次防灾实战大考中的出色表现。作为浙江省各级防汛指挥的第一场景,“气象防灾在线”接入省防汛防台风在线数字化指挥中心,并通过政府“浙政钉”实时支撑各级防汛防台风联动应急处置,在应对2023年7月汛期强对流、台风“杜苏芮”中,助力各地以气象大数据创新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响应能力。

放眼全省,各地气象部门也正全力探索用数字化手段重塑气象防灾减灾和基层治理的“筋骨”。

在全国首个县级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江山市,气象部门通过数字化改革建立网格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闭环,借助“网格+气象”,全面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在宁波,气象机器人“天机9号”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高阈值气象要素实况提醒,实时“叫应”近3000名防汛责任人。

在温州,扫一扫“台风码”,就能解锁台风最新动态和应急避灾建议。

……

正是这些应用,有力推动了气象防灾减灾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从模糊治理向精准治理的转变。

以“数”为源 重塑气象安全监管新秩序

3月以来, 雷电拉响了防雷安全的警戒铃。浙江气象防雷安全监管时刻“在线”,没有片刻松懈。现在,代替监管人员“跑腿”的,是满屏实时更新的业务数据。

在与中国气象局行政审批平台、省行政检查平台等12个系统的600余万条监管数据共享归集的基础上,浙江省气象部门借助数字化技术,围绕防雷安全一件事全力打造“防雷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把数字化技术融入防雷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每个环节。

依托数字化平台,气象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不仅通过流程重塑实现了提效减负,更是如同隐形的指挥棒,将安全生产“三方责任”牢牢压实到不同对象。

“防雷安全风险码”对全省6000余家防雷重点单位实行“红黄绿”三色风险实时管理,压实了企业的防雷安全主体责任;“防雷检测活动溯源”场景实现了对防雷检测机构的全流程监管,落实了其质量责任;“防雷隐患管家”动态汇集防雷安全隐患信息。

这样全局“一屏掌控”、信息“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气象数字化应用场景越多,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越现代化,气象安全的底线就越牢不可破。

以“数”为楫 改革催动治理体系再升级

浙江气象部门在实践中证明,在推动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数字化改革既是关键题眼,又是澎湃动力。

2022年以来,全省气象数字化改革铆劲发力,省气象局基于“1581”体系(即建设1个“气象大脑”、面向5大业务、满足8类群体、建设1套制度规范体系)构架,制定出台气象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

如果把浙江气象数字化改革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气象大脑无疑就是“神经中枢”,丰富的应用就是“肢体躯干”,而多源的数据就是“血液营养”。灵活能干的“四肢”始终要有智慧的“大脑”操控,也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

为确保有充分的“血液营养”支撑,浙江构建了省气象政务云一体化气象数据仓,向全省53个行业部门提供气象产品数据,同时依托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汇集了8个行业11类相关资料。各级气象部门坚持多跨协同,推动气象数字化改革可落地、可体验,一大批地方气象数字化服务应用成果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显著作用。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为了提升核心能力,浙江省气象部门还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运用到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核心业务中。应用“云+端”技术,浙江气象部门不仅实现了装备端到数据段业务全流程管理,还重构了省市县一体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时间提前量提高到65.6分钟。这些基础能力的提升,为加快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气象治理形态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晓晨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