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从经济发展到个人生活,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连锁反应越来越深刻影响社会经济。
作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的倡导者和行动派,中国始终致力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积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气候变化”不仅是首场“委员通道”的热议话题之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多次被提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在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里,在政协委员的提案里,以及小组讨论上,“应对气候变化”同样也是高频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具体关注哪些问题?又从哪些方面提出建议对策?中国气象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核心支撑:
应对气候变化 法治不能缺席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第三次提交有关加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的建议。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天任就已提交议案,建议尽快启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他呼吁,要以法律形式将“双碳”目标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法治手段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张天任、徐延彬等6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碳中和促进法的议案,得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积极回应。今年,张天任再次提出,要完善控制、减少碳排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碳排放的监督、控制制度。
3月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尚无专门性立法,需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民进中央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曾呼吁推进相关事宜。
除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多位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也认为,应该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支撑。大家表示,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应该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在明确相关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同时,应厘清社会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权责关系,这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法既要突出制度性,也要兼顾法律的前瞻性、宣示性以及可操作性,同时与国际相关法规相衔接。
目前,我国已有所行动:自今年5月1日起,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施行,标志着我国在以法治手段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课题:
加强早期预警
经验已经证明,面对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预警。数据显示,只需要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不同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不同行业视角提及早期预警对防范灾害影响的重要作用,期待未来能有更精准的预报预警及其更精细化的点对点气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结合数据指出,预警不仅能挽救生命,并且能够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他表示,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首批缔约方之一,我国多次向全世界分享气候治理及应对方面的经验、做法,建成了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持续为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灾害预警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助力端稳中国饭碗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皖平告诉记者,早期预警对于农业防灾减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知道早应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就能最大程度降到最低。他建议,在发挥早期预警效能上还应加强对基层的指导,从单纯的“信息源”到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需要跟踪式服务——点对点指导农户科学应对灾害天气,真正发挥好气象预报预警对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针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表示,近年来在建工地发生了多起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事故。通过调研发现,事故成因之一便是由于监测预警机制的不健全。他指出,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常是引发地质灾害的诱因,每年汛期,要特别关注暴雨等灾害天气对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影响,健全工地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气象、地质等方面信息,最大程度发挥早期预警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十分关心海洋经济以及气象作用的发挥。他表示,“海洋牧场”易受台风、暴雨、巨浪等因素影响,要加强气象服务特别是早期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保障现代“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减损增收、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重要抓手:
韧性城市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韧性、提高应对灾害风险能力,已成为城市建设管理者的共识。
作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气候适应性试点城市之一,湖北武汉在过去几年应对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以及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考验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韧性城市基层治理经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亢德芝表示,建设韧性城市需要“软硬”兼施。
亢德芝表示,要以软实力作支撑。面对灾害事件,城市要有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要具备修复能力,能够从灾害中尽早恢复秩序;还要有通过反思、评估等优化提升的能力,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建设水平。
韧性城市的硬实力建设则要实实在在看得见,亢德芝建议,要建立高效的交通体系,确保灾害来袭时,物资能够快速进出、人员快速疏散;要有足够的能源保障能力;要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应对不同灾害要有针对性的预案;还要建立高效的智慧政务系统,打造融合联动的灾害应对链条。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今年带来了《关于打造城市韧性,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提案。他告诉记者,“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体系,提高城市空间的抗逆性、恢复性及扩展性。其中,各城市在新区选址、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要加强地质、气候等防灾安全论证,要将韧性理念嵌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推动社区治理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和海绵城市建设等与韧性城市建设有效衔接。
张军扩呼吁,要加强城市灾害识别、评估、预警能力建设,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和资源,构建数据共享、页面友好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形成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
新的路径:
立足新风险 谋划行业发展之路
目前,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已经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多个方面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开始在未来规划中增加应对新风险的举措。
例如在健康领域,高温、极寒、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多重威胁,尤其是高温引发热射病、气候因素诱发性疾病急性发作等风险急剧上升,如何应对成为一大焦点。
“有必要建立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统筹部署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适应性研究”“厘清热浪、洪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种建议频现。此外,还有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出,建议组织并实施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能源”是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之一。今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思考能源行业发展路径。对此,他们的关注焦点有二:
一是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给能源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方面,他们除了建议部门联合、资源整合,加密能源气象灾害监测站网,构建联合会商、预报及早期预警机制外,还认为有必要增强电网等的气候韧性,例如研究更抗高温、不易积冰的电线材质等。
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他们认为,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有必要加强布局,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良好产业创新生态;提高新能源发电量,开放氢电等绿色电力。在这一过程中,气象部门在对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的监测评估、适宜发电时段的精细化预报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在碳汇技术方面,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愿景,除了在供应端、消费端发力外,还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汇交易平台,将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纳入其中,因地制宜推进碳汇交易试点,同时开展人为固碳,做好碳捕集封存、土壤固碳等相关的政策和技术储备。
(作者:叶奕宏 张娟 责任编辑: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