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中国气象报评论:以国之大者的赤心 十年磨一剑的匠心 为国铸利器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1月19日17:26

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对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表彰。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规格高、分量重,受到全社会关注。灯光照耀下的会场熠熠生辉,作为荣誉获得者,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张志清和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技术团队(以下简称“数值预报技术团队”)既感光荣,亦感责任重大。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此次表彰基本涵盖国家重要工程技术领域,反映出党和国家希望通过选树工程技术领域的先进典型,增强工程师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基于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的定位属性,气象事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创新活力涌现密不可分。磨砺气象领域的“芯片”,数值预报团队数十年如一日集智攻关,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推动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铸造国之重器,张志清参与和见证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实现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的跨越式发展。

  卓越工程师必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工程师,胸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面向国家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大国重器要顶天立地。实现气象精准预报的核心技术是数值预报模式,而发展数值预报是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模式,还是坚持自主研发国产模式?“每次面对这道选择题,我们都坚定选择后者。”数值预报技术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沈学顺说。当被问到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为何能取得成功,张志清的回答亦掷地有声:“恰恰是我们坚持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卓越工程师既重深厚的理论基础,又重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创造,不浮夸、不好高骛远,方能行稳致远。数值预报模式复杂,团队成员一次次提升计算能力、完善模式算法,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从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的升级换代责任重大,张志清刻下座右铭“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带领设计团队大胆探索、潜心钻研,贡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使风云四号走在世界前列。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气象部门正凝心聚力,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创新人才。所谓“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就需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部门政治优势、平台优势、科研优势、资源优势,把“真问题”凝练出来,将“真本事”锻炼出来;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不是“如履薄冰”而是“如鱼得水”;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重点领域完善科研链条,畅通产学研转化途径,形成卓越工程师源源不断、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刘淑乔)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