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气象部门第一批主题教育系列总结报道①
汇聚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9月12日07:40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主题教育”)。

自4月启动到8月底基本结束,气象部门第一批61个单位共9万余人次参加理论学习,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近3700次,完成调研成果转化1500余项……

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在中央第三十五指导组指导下,紧密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激扬奋进新征程的蓬勃力量。中央指导组评估认为,气象部门第一批主题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纲举目张——

瞄准“做实规定动作、做亮气象特色”谋篇布局

中国气象局党组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通过“1+6”的整体方案和专项方案、60余次工作部署和政策解读、10个巡回指导组督导等,推动气象部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今天大家都领学了原著原文,我领学的内容是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气象局党组主题教育读书班小组讨论中,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用近 40 分钟的时间,分享再学习再领悟再落实的感悟,以及将其深化内化转化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理念。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气象高质量发展实践,是气象部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中国气象局党组主题教育读书班上,局领导带领4个学习小组60余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开展两次研讨,形成一系列共识:自觉运用“六个必须坚持”审视和推进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以气象“大服务”为立业之本,全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发展观、政绩观和事业观,以“9119”工作法抓贯彻、以实物工作量理念抓落实。

在认真学好8种指定学习材料基础上,气象部门系统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各地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浙江省气象局组织党员、干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气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读《习近平在浙江》等书目,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开展调研学习。北京、上海、河南等地气象局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重要讲话精神,精读研读、融会贯通。大家纷纷表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的气象工作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61个单位共举办读书班76个,开展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300余次、专题研讨380次;各支部累计开展学习9781次,超过9万人次参与,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气象部门深化“以党组织联学联建联创,促进业务主动互动联动”(简称“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破除业务孤岛,疏通工作堵点。

气象部门与各单位加强横向互动,累计开展跨系统“内外联动”1200余次。中国气象局与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共同推进海洋气象规划修编、现代种业精细化气象服务等工作。辽宁省气象局与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通过联学联建联创,启动电力行业气象专员工作,定制开展预报预警。甘肃省气象局与省人大法工委在气象法律法规专项执法检查及气象立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纵向联动,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党组织共开展联学联建联创活动近3700次。

中国气象局还将“坚持机关带系统”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巩固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和青年列席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动员部署会、党组(党委)书记讲党课、专家辅导报告等重点工作覆盖四级气象部门。同时,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气象改革任务紧密结合,深入开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和“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主题实践活动,让主题教育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源源动力。

担当实干——

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上

气象部门党员、干部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气象高质量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气象高质量发展难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气象局党组围绕地球系统大数据资源建设发展、气象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势和影响研究等设置“1+6”调研选题,共赴28个国家部委和高校,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家单位开展调研,转化运用成果30项。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城市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确定调研选题509项,完成调研成果转化1533项。

中国气象局联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气象艰苦边远台站财政保障、基层台站建设及建设标准制定的调研,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联合财政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调研,推进气象守护粮食安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共同组成专班,编制气象行业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方案。

随着调研的推进,发现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中国气象局印发《中国气候数据集建设工作方案》《全球气象数据收集工作方案》《关于深化科研立项评审、科技成果评价、科研机构平台与人才团队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当前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部分问题,并为下一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落实好《纲要》是气象部门推动发展的核心抓手。中国气象局统筹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气象基础研究、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与气象业务融合应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与9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合作协议或召开联席会议,与6个科研院所和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出台贯彻《纲要》措施,省级实现全覆盖,市级落实《纲要》的比例从主题教育前的68%提高到93%,县级比例增加了150%。

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中国气象局党组牵头整改问题7项,制定整改措施16项;各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梳理问题113项,制定整改措施194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副省级城市气象局共45个单位梳理问题319项,均已销号。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共确定专项整治项目59个、整治措施204项、整治目标140项,全部完成整改,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同时,制修订干部人才政策规定等67项。

以人为本——

以气象预报服务新突破更好满足人民期待

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正是气象灾害防御最为吃紧的关键期。气象部门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做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

7月4日,重庆市巫山县出现强降雨,抱龙镇河边三栋房屋先后垮塌,县气象局“叫应”直达镇党委书记,当地提前紧急转移528名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同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遭遇特大暴雨,气象部门开展递进式服务,多部门迅速响应,4户18人成功避险。

面对汛期极端天气对生命安全的威胁,中国气象局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势和影响研究”列入局领导调研选题,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按照边调研、边实践、边整改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

聚焦“‘叫应’有规范”,组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修订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流程和标准,明确“叫应”的灾种、启动条件和“叫应”人群;开发高级别预警“叫应”联动上报系统,实现高级别预警“叫应”在线监控和实时提醒。聚焦“‘叫应’有效力”,遴选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及北京、浙江等9省(直辖市)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估试点,形成针对城市内涝、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估产品。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汛期的每一场硬仗中得到体现。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明确要求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把握工作主动权。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体现在作风和担当上。在7月底的京津冀罕见强降雨过程中,预报员以守护生命安全的担当和专业的技术判断做出准确预报。其间,利用融媒体资源开展“一过程一策”形成的科普宣传机制也愈发成熟,在重大时刻、关键节点,气象科普惠及更多公众。

气象部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等各方面。

湖北省气象局围绕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企业纾困解难。省气象局创新团队成员研发智能调度气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今年在黄冈48家新能源场站应用,减少电网调度值班人员约80%以上的工作量,光伏发电短期预测日均准确率均在90%以上。

聚焦更好服务渔民和渔业,海南省气象局就提升基于北斗卫星的气象服务能力开展调研,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与省农业农村厅、北斗星通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将在年内为海南所有大中型渔船安装北斗船载终端可视化气象预警系统。

……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气象部门将深入巩固拓展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精心组织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学思想的水平,增强强党性的觉悟,树牢重实践的导向,激发建新功的动能,以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成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