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和陕西省商洛市、浙江省丽水市作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相关建设方案日前相继得到中国气象局批复。一省两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将专项试点工作和要求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监测服务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近年来,海南省初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气候康养工作机制,初步建成气候康养观测网络,推进气候康养科研业务初步融合,初步建立气候康养评价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海南将开展气候康养气象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到2025年,气候康养气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气候康养气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海南将创新保障气候康养服务体制机制,健全“政府主导、气象支撑、部门协作、企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完善气候康养共商共建共享共管机制;提升气候康养基础数据资源收集加工能力,健全气候康养综合观测站网布局,构建多元融合的气候康养服务数据集;提升气候康养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打造气候康养文化体系;建设气候康养气象服务支撑系统,研发相关服务产品,推出分区域、分病种、多渠道、多用户的气候康养服务,打造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气候康养行业管理机制,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气候康养服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商洛市经过多年探索,已初步建立生态价值核算标准,立足气候生态资源培育出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生态气象观测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先行试点建设,到2025年,商洛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相关工作机制、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并探索建立气候经济转化为旅游经济、康养经济、医疗康养经济等新模式。根据建设方案,商洛将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气象牵头、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社会参与”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机制;制定气候经济发展规划;锚定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搭建相关大数据、“气象+”产品价值转换应用、价值实现核算平台;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气候生态品牌;通过建设秦岭小气候博物馆、秦岭气候生态经济研究院,健全气候生态综合观测站网等举措,构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体系。据悉,商洛市政府将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丽水市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在长期实践中,已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开展气候生态资源监测分析评估,并初步开展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到2025年,丽水还将通过试点建设,形成一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框架内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标准体系和协同发展机制。丽水将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技术辐射”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机制;完善切实可行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形成全域气候生态产品一张图,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融入GEP核算应用体系;建立气候生态监测服务业务支撑系统,构建气候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网,搭建生态气象大数据平台;提升气候生态品牌附加值,开发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动气候生态产品赋能“千万工程”和生态旅游;进一步提升能源、粮食产业、特色农业等领域的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候生态科普工作。为确保试点任务完成,丽水市将成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考核督查,强化政策、规划、资金等保障。
(作者:叶奕宏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