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0日以来,一股强冷空气阻截春日回暖趋势,我国大部地区经历了激烈的冷暖转换,并伴有大风、降水过程。山西、陕西、甘肃中西部、宁夏等地出现明显降温、降雪天气,局地出现大到暴雪。降温、降雪是否极端?原因何在?对农业、交通影响几何?记者采访了多位气象专家。
降温剧烈 局地日降水量破极值
4月20日到23日,在强冷空气影响下,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6℃至10℃的降温,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地气温降幅大,最低气温降幅在12℃以上,局部地区超过18℃。
受持续雨雪天气影响,山西、陕西等地累计降水量为20毫米至40毫米,局部地区为50毫米至80毫米,部分国家气象观测站点日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同期极值,较为罕见。同时,山西、陕西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其中,陕西榆林西部和延安部分地区、秦岭山区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最大积雪深度为4厘米至10厘米。
受强冷空气影响,甘肃多种灾害性天气叠加出现,有17个县(区)出现沙尘暴,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狄潇泓表示,多地强降温及局地强降水对林果和春播作物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
针对此次天气过程,甘肃省气象局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及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低温冻害风险预警,于18日18时启动重大气象保障(沙尘暴、寒潮)四级应急响应,积极开展叫应和联动服务。
此外,南方地区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分散性降水,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天气系统配合导致出现罕见雨雪
在此次冷空气影响下,山西、陕西等地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降水相态多样,部分县(市)出现了历史上最晚春季降雪。
对于4月出现这种情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并不常见。究其原因,是特定天气环流系统控制下,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相互配合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涛解释,此次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过程主要成因是冷空气渗透南下后,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西部地区形成了范围较大的冷垫,提供了降雪所需的温度条件;同时,受南支槽前的持续性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向西北、华北地区输送了丰沛水汽,在冷暖气流交汇过程中形成大范围雨雪天气。强降雪中心的形成还跟山西、陕西局地地形条件有一定关系。他表示,海拔高的地方,比如高山地区,本身温度就比较低,碰上冷空气后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出现降雪。
不可忽视的农业和交通影响
在陕西,此次天气过程导致部分果园防雹网受损,果园树枝被雪压断,盛花期果树由于授粉不良可能减产。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联合省果业中心发布陕北苹果种植区花期冻害风险预警。
山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洪霞介绍,此次冷空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对增加土壤墒情、净化空气和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十分有利,但持续低温寡照对设施作物生长、农牧业生产不利,且给交通运输带来一定影响,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要求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受低温雨雪天气持续影响,高海拔地区有道路积雪或结冰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雨雪天气也给各类作物生长和作物播种出苗提供了必要条件。此次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导致设施温室大棚光照不足,建议采取有效人工补光措施,做好湿度调控和各类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作物正常生长。此外,针对连续霜冻降温,建议果农提前做好防霜物资准备工作。”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王建英说。
冷空气过程趋于结束
目前,此轮冷空气过程基本趋于结束,北方地区已开始回温。未来两天,西南、华南等地还会有小幅度的降温。
预计4月24日至25日,中东部降水范围仍然较大,但降水强度较前期将明显减弱。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以及河北、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仍将有雨雪天气,降水相态较为复杂,山西、内蒙古等地高山地区局部有中到大雪,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将明显减弱。
陈涛提醒,西北、华北等地需关注雨雪天气可能导致的道路结冰或道路湿滑、低能见度等不利影响;南方地区需关注局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小婷建议,农户在雨雪过程结束后及时对果树喷施营养液,减轻冻害影响。
(作者:张宏伟 吴桐 马楠 武雅丽 雒璇 于仕琪 责任编辑: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