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共同续写“春天的故事“
——广东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侧记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4月21日08:21

南粤大地,春潮涌动。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广东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调研。

一块块沃土硕果累累、一座座工厂热火朝天……从助力农业丰产增收,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东气象部门锚定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践行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示范引领,续写“春天的故事”。

精细服务护航徐闻港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闻港考察。琼州海峡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通道,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的咽喉要道。承载希望的“黄金水道”每年因天气原因封航800小时以上,不但使乘客出行不方便,更是给瓜果、蔬菜等运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港口气象服务至关重要。

自2019年起,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在琼州海峡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安装了海洋气象探测仪器,通过开展相关海洋气象科学试验,推动琼州海峡地区海洋气象科研与研究型业务。

2021年,气象部门在徐闻港安装了激光能见度监测仪,可监测10千米范围能见度情况,填补了传统能见度仪监测盲区。预报员可根据能见度数值第一时间通知海事处,提前做好停航、开航研判。在海上,3米浮标站的投放,填补了琼州海峡海面气象要素监测空白;建设25米×25米的标准自动气象站,为气象服务人员制作徐闻港港区、琼州海峡未来72小时精细化预报产品提供了可靠数据。

同年12月,湛江市气象局与徐闻港有限公司签订专项气象服务协议,研制开发徐闻港天气服务平台和售票大厅滚动展示系统。该平台依据徐闻港需求定制开发,在徐闻港码头范围内,可提前20分钟至30分钟对风、雨、雷电等进行风险预警,还可提供大雾影响具体时间、视程等精细化预报信息,帮助港口运行方及时调整通行方案。

图为徐闻港激光能见度监测仪 张新新摄影

“针对性气象服务让我们能更精准把握通航、停航时间节点,抓住作业窗口期,合理调度生产作业,停航时间逐年减少。2022年停航时间较2021年减少359小时,台风、暴雨等的专业天气预报大大缓解了生产经营压力。”徐闻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丰说。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湛江气象部门通过专业、精细的气象服务,为徐闻港保驾护航,为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和“双向奔赴”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趋“荔”避害培育“致富果”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茂名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整体高温高湿适宜荔枝生长,当前,荔枝处于开花关键期,及时、准确、全链条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尤为重要。

“荔枝从开花、坐果、成果、采摘到上市都会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茂名市气象台台长谢韶说,如何利用天时趋利避害,提高荔枝产量、质量,是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茂名市气象局组建了荔枝气象服务科研团队,开展荔枝高温、寒冻害、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深入果园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从枝梢抽生期到开花结果期,从果实膨大成熟期到采摘上市期,气象部门全程都有跟踪服务。”有着30多年荔枝种植经验的荔农吕华说。

图为茂名市气象局专家深入电白荔枝产业园为农服务 朱茂彬 摄影

2022年,茂名荔枝气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天气实况、预报预警、灾害防御措施、生产管理建议等在平台直观展现,为开展农业智慧直通式气象服务提供了更科学的原始数据。手机荔枝气象智能服务系统上线应用,依托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融合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的“缤纷微天气”微信小程序,可提供分钟、小时、一周等不同时效长度的天气预报,实现天气预报即时更新查询,满足果农不同服务需求。

此外,按照“保险公司购买服务、气象部门提供服务、农户享受服务”的模式,茂名气象部门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茂名支公司推出荔枝气象理赔指数,对专业大户开展保险业务。

全链条支撑广州“制造业立市”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时指出。

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大型制造业实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如何聚焦城市支柱产业,以气象“精准研判”推动企业“精准施策”、带动产业“精准避灾”,气象部门藏器于身,应时而动。

2020年的一场特大暴雨过程后,广州市气象局在组织全市灾情调研时敏锐地认识到,大型制造业实体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仅仅是常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更迫切需要对照生产链条受灾风险和防灾阈值,提供定制化专业服务。

广州市气象局主动对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生产制造全链条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分析存在风险和薄弱环节,探索打造“人-事-物”全链条气象防灾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气象防灾减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为广汽集团气象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气象局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辨识和风险区划、气象敏感因子和灾害阈值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针对企业内涝积水的灾害特点,研发基于大数据、机器图像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积水智能识别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城市积水现象智能识别系统,融合企业位置的河涌水位信息、道路积水信息、三防应急管理信息等建成广汽集团气象服务平台,为该企业在气象防灾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抢险队伍和应急物资调度中提供技术支撑。针对突发性局地强降水等高影响灾害性天气,构架覆盖企业生产区域、周边河涌水库、道路交通的综合防汛监测网,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广东区域1千米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第一时间发布针对性气象信息,实现气象服务从传统天气预报预警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气象防灾响应从传统气象信息向专业服务信息转变。

以“气象+广汽”合作为试验范本,市气象局将继续面向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广州支柱产业,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清单,为广州“制造业立市”打造全链条气象安全屏障。(张新新、赖建明、王天巍、王学孟、林惠娜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叶萌 黄燕娣 莫梁狄 陈碧强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