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智慧气象服务送来好“丰”景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秋收一线记者见闻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10月21日09:03

“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新部署。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结合《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当下,放眼全国各地广袤田野,尽是丰收画卷。各主产区正抢抓农时,加速推进秋粮收获。记者深入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北、贵州等地秋收一线调研采访发现,天南海北,场景不一,但每一位气象工作者都肩扛守好百姓“粮袋子”的共同使命,以先进气象科技作支撑,为秋粮生产全过程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

湖北:与干旱争粮 决胜秋收“一盘棋”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陈佳雨 刘志雄 潘彭刚

截至10月20日,湖北省秋粮已收获4500余万亩,收获进度超九成,玉米、大豆已收获完毕。

今年夏季,面对一场可写入荆楚气象历史的高温干旱,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上下协同,全力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今年汛前,省气象局向省水利厅提前给出“今年长江流域呈干旱少雨态势”的中长期预测结论。基于预测结论,省水利厅指导各地于三、四月间抢抓降雨机遇蓄水保水,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较历史同期偏多23%。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总工程师闵要武说:“在和省气象局密切合作下,8月中旬全省水库灌溉水量达到了41.8亿立方米,这让我们重拾信心。”

与此同时,各单位进一步强化高温干旱监测预警预报,切实发挥各类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作用。

“看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我们在旱情刚冒头时就组织泵站提水,购买应急柴油机、水泵等农机设备积极保水抗旱。乡亲们的收成也保住了。”仙桃市彭场镇易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喜萍说。

今夏,通山县降水比往年同期骤降九成,是全省旱情最严重的“特旱”区之一。8月,省气象局统一指挥调度成立联合人工增雨作业队火速奔赴通山。苍穹之上,人工增雨飞机和增雨炮弹划下了千条轨迹。

9月19日,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大铧尖村的田野里满地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满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趁着天气晴好,抢抓农时收割水稻,到处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图/杜迪纳 李鑫

8月15日至10月19日,全省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43架次,累计飞行时长124.9小时,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201次,一场场“及时雨”让土壤墒情得到有效改善,为秋粮丰收持续保驾护航。

10月,田野满目金黄,处处机声隆隆,秋收进入了“决战期”。截至10月20日,省气象局连续滚动发布12期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并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重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全覆盖。

贵州:红米怕湿冷 气象专家开良方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杨春竹 通讯员 张建芬

“下周又有雨了,大家这几天勤快点,晒透就能卖了!”10月20日,新民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姚丹一边叮嘱村民,一边跟记者聊,“进入9月后雨水就盯着六盘水下,眼看收割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大家心里越来越急。”

姚丹解释,虽然雨不大,但阴雨天收割下来的稻子晒不了必定发霉,一年到头算白忙活了。

给大家吃下“定心丸”的是六盘水市气象局。“未来一周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利于秋收秋种。”10月14日,姚丹收到《关键农事季节——秋收秋种》专题报告后,立即告知各村主任,通知村民们抓紧时间收割,雨一停马上晾晒。

位于盘州市最南端的新民镇,处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为当地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红米稻提供了先决条件。从2016年开始,新民镇充分发挥万亩梯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引导鼓励和扶持村民发展红米种植。

贵州三都梯田风景美 图/张恩鑫

红米稻与一般作物不同,“不怕病虫害就怕低温阴雨天气”。新民镇党委政府在四处“寻医”时找到了六盘水市气象局。

“清明节前播种红米稻,5月中下旬进行插秧,9月下旬收割,国庆节前完成收割。”今年4月,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六盘水市气象局正研级高工池再香为新民镇开了一剂“良方”。

今年5月,六盘水市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提前得到通知的姚丹早已做好准备,种植户们提前两天在育苗的拱棚上覆盖了厚厚的稻草,化解了这场急剧的降温天气过程造成的损失。

“如果没有将移栽时间提前一个月,今年别说丰收,与往年持平都难。”姚丹高兴地说。今年平均亩产接近550公斤,较上年增加77公斤,与前3年同地块平均单产相比增加了16.44%,实现三年大丰收,村民们的收入又翻了一番。

池再香粗略统计,六盘水市气象局每年分析、制作、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专题预报500多期,农业气象服务覆盖六盘水市96个乡镇、31个省级农业园区以及43个500亩以上坝区,服务规模约1100万亩。

黑龙江:全链条服务“抢”出一个丰收年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张晓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确保粮食供应链安全。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开展完善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全链条跟踪式气象保障服务,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气象支撑。

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全省粮食作物收获面积已近九成。从春耕抢种到秋粮抢收,黑龙江粮食种植始终都落到一个“抢”字上,这也对气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科学指导,农民稳产心里安——

作为“中国富硒稻米之乡”,方正县的富硒水稻面积达60万亩,品牌价值达125.06亿元。今年春季,方正县气温低于往年,育秧期水稻积温不足,容易导致富硒水稻水分含量大、稻皮厚。县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服务专报,并成立农业气象服务小组,针对性指导农户提前育苗,最大程度“抢”抓时机,加快育苗进程。

10月9日,黑龙江饶河县气象局在农场设立移动气象站,气象服务直通秋收一线。图/曹志锋

“气象局定期在微信群发布气象专报,让我们及时掌握天气!”哈尔滨市方正县松南乡黎明村种植户冯艳武十分激动。

精准预报,颗粒归仓有保障——

10月19日,黑龙江省宁安市遭受霜降天气。20日一大早,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梁丽娴在当地“石板大米”种植核心区,遇到了正在开展田间调查的秋收气象服务保障人员。“我们提前5天就在群里收到了气象局的霜降预报,加紧抢收,现在石板水稻已全部收割完成!”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为落实“稳粮扩豆”任务,今年扩种大豆118万亩,总面积达663.5万亩。海伦市大豆种植户张晓光望着眼前金黄饱满的豆秧心中满是欢喜,“现在我们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查看田里的气象数据,踏实!”

今年以来,海伦市气象局围绕大豆扩种战略精准施策,在田间安装区域气象站,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增添人工增雨作业站点,为农民丰产丰收添“底气”。(邵海鹏、张智慧、邱馨蕊、赵凯、吕佳佳对本文有贡献)

吉林:气象灾害“发难”气象服务伴农“闯关”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敖艳梅 郭维 记者 张晓霞 

从三寸秧苗,到两米秸秆。如今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曾“历经风雨”。

今年4月22日至5月22日,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4%,部分地块缺墒严重。5月24日至25日,全省跨区域、空地协同联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旱情得到明显缓解。

入汛不到一个月,吉林又遭遇了旱涝急转,随后出现8轮明显降雨过程,多地出现不同程度内涝灾害。省气象局首次联合农业农村厅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为农业气象灾害提前防范赢得宝贵时机。

自9月20日秋收气象服务工作启动以来,省气象局针对岗、平、洼三种地形土壤湿度对收割机械作业的不同影响进行专题分析,提出合理收割建议。

10月11日,吉林省东丰县气象局农气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图/陈丽

保秋粮,过难关,按需定制、直通直达的气象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定期调研农情,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条件监测、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产品。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出“农事气象站”栏目,并通过吉林电视台播出,为农民答疑解惑。目前,农业生产主体“直通式”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真正做到了“把气象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围绕气象监测能力和信息支撑能力提升,全省气象部门优化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全省收集了2000年以来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相关农业气象数据,并将其全部汇入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全省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此同时,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12582农信通短信、“易农宝”App等渠道联合开展信息服务,凝聚为农服务合力。

安徽:天气早知道 助农省下浇地钱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孙毅博 陈金华 蔡洪梅

连日来,安徽各地抓住有利天气,加快秋收进度。截至 10 月 17 日,玉米已收获完毕。

“今年旱情严重,能有这收成,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安徽省蒙城县小辛集乡白庙村金富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凤君感慨。而这也表达出今夏高温少雨天气下安徽多地农民的心声。

9月26日,在金富家庭农场连片种植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收割、收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

“自从6月初,玉米种到地里,天就一直旱着,可把我们愁坏了,好在服务一直没停过,气象和农业专家会定期到田里进行指导。”看着这丰收场景,孙凤君长舒一口气,三个月来的紧张状态化为轻松表情。

8月下旬,正值玉米灌浆-乳熟阶段,需水量很大。“赶上大旱,我原来计划用抽水机浇灌。后来看‘惠农气象’App上说,8月29日有雨,就踏实地等下雨。”孙凤君对和种植业发展中心人员一同指导收割的蒙城县气象局负责人高兴地说,“气象预报真准,300亩地,一万多块浇地费用就给我们省下了!”

今夏,安徽省气象局编发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30期,通过“惠农气象”App等方式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目前,已有20.3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农技人员可通过“惠农气象”App和微信公众号,获取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天气动态和农用天气预报信息。

安徽省气象局强化部门联动,选派农气专家参加省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气象服务,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抓住有利天气形势,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6月1日至9月21日,全省16市的89县(区)共组织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055点次。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