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形复杂,山峦重叠,高低起伏,河谷纵横。大尺度地形使得贵州自然灾害频发。
让预警跑赢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服务的根本目的才能得以实现。贵州省气象局以实施“气象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播发试点”“气象灾害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发布试点”“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3个全国试点项目为契机,立足“快”和“准”,突破多灾种预警发布单位、应急广播、5G消息、智能终端等多部门资源数据要素融合应用,实现多源预警多渠道“点域面”秒级靶向直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贵州省气象局靶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多部门数据融入智能终端 决策服务便捷化
“基层防灾减灾气象智能服务终端在机场调度指挥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遵义机场气象台台长王波表示,这个终端可支持随时查看最新天气,对于指挥本地飞机起飞降落有着重要作用。
贵州省气象局气象数据产品中心主任王彪介绍,自2022年以来,贵州省气象局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组织研发了该服务终端,以云端专业化数据加工、前端轻量化设备接入、应用智能化信息显示的方式,将区域自动站、雷达站等多源数据融合煤矿点、山洪点、地灾点和“村超”“村BA”人群聚集点信息,并送往相关决策部门和调度指挥平台。
目前,该终端已在遵义、黔南州、六盘水、安顺以及毕节等地防灾减灾决策中发挥了良好效果,并在长顺、福泉、赤水实现了全乡镇覆盖。
“有了这个服务终端,不用到气象局也可以随时查看最新天气实况和预报,还有江河水上涨情况、水库蓄水等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各部门信息,为防汛救灾调度提供便利、争取时间,大大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实效。”遵义市习水县应急管理局综合保障科负责人袁靖云,肯定了该服务终端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贵州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监控平台
多重数据深度融合 预警信息精准化
“我们通过深度融合用户位置信息,实现了基于用户画像的发布和分析。”贵州省气象台预警发布中心高级工程师苏静文说。贵州省气象部门将预警信息影响范围与用户位置数据和电子围栏技术融合,开展基于位置的气象灾害预警靶向发布研发,实现预警发布时效从小时级提升至秒级,范围从县域精细到乡镇,对象从属地省内静态用户,延伸至全国实时动态用户。
黔西南州晴隆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股股长赵邦华表示,该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防灾责任大。过去受客观条件限制,各级部门通过电话传达地质灾害信息,花费了不少时间,防灾效率不高。“自从接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赵邦华感慨,现在只要把信息传给气象局,无论是县级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还是地质灾害监测员、村组负责人,都能在同一时间收到,仅需十几秒。
据悉,5月1日至5日,贵州81个部门共发布8类461条预警信息,覆盖5个乡镇6.89万余人。其间,尽管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但由于预警及时,自然资源、文化与旅游等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未出现人员伤亡事件。
(作者:杨春竹 聂云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