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总产量为2994.8亿斤,虽较上年微降0.1%,却是在旱情等多重挑战下交出的“总体稳定”答卷。
气象工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这已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1年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出部署。
防灾预警,是夏粮稳产的第一道“生命线”。回看今年夏粮生产丰收全过程,气象部门编织起了一张高精度的监测预警“天网”——气象卫星紧盯云图,天气雷达“捕捉”雨滴,万千自动气象站感知大地“脉搏,为坚实可靠的预警安全防线提供数据支撑。今年5月,冬麦区经历3次干热风天气过程,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防御,及时发布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预估挽回小麦产量损失23亿斤。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与农业农村部门构建起“监测-预警-服务”全链条防御体系。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联动开展冬小麦生产形势调研,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精准“把脉问诊”。随着气象服务融入农业生产全链条,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便捷获取详尽的气象信息。
人工智能解读云图密码,数值模式推演天气轨迹,其中,“天脸识别”技术使天气预报更加及时精准……这正是气象科技勾勒出的现实图景。今年,气象部门深入挖掘气象数据潜力,将“观测即服务”理念实践于农业生产;气象科技赋能“一喷三防”,为夏粮丰产丰收全力护航;气象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新质生产力为大国粮仓锻造最强“守护之盾”。
夏粮丰收的2994.8亿斤,是汗水浇灌的硕果,更是气象智慧在广袤田野上描绘出的丰收画卷。
(作者:刘淑乔 责任编辑:郭曼如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