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强调“改进新闻报道”。通过学习党史、新闻史,可以了解到,生动活泼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不仅可以传递方针政策,而且可以发动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风建设。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他看《人民日报》时,曾说:“大白菜也上了头条,很好,要继续努力。”这体现了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短、实、新”的文风。他在浙江工作期间,通过《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系列短评。文章短短两三百字,读来让人如沐春风。其中,一篇题为《文风体现作风》的文章写道: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像“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
“文如其人”,透过文风,可以看到工作作风。空话套话连篇,实际上是思想僵化。新闻报道的假大空,实际上是新闻领域的形式主义。新闻报道如果不注重百姓的感受,一味拔高,塑造出的典型人物身上就没有“烟火气”;如果只是凑对仗、凑排比,读来却是语言浮夸、矫揉造作。
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八项规定强调“改进调查研究”。记者的所有实践,都要从迈开脚步、增强脚力开始。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与群众进行真实真切的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感知、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文章,为党和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
中国气象报社深入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在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派出记者前往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一线实地探访。在北极村气象站,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记者踏进齐膝盖深的雪里,与气象观测员一起测量雪深;在三沙市的永兴岛,记者挖掘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为国守岛、观风测雨的故事……这些亲身经历,成为源头活水,让记者笔下的气象故事变得既有力度也更有温度。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气象新闻记者需要转作风改文风,加强调查研究,“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躬身实践中持续增强“四力”本领,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作者:徐嫩羽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