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5专题>走基层>探·天南地北>春运春节
探访全国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
精准预报助力顺利渡海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5年01月22日09:52

春运的温度,就是家的温度。

春运第一天,海南省海口市新海港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细雨蒙蒙,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从琼州海峡海口新海港望去,客滚船来往穿梭,车辆有序上下船,一派繁忙景象。

在海口新海港轮渡码头,北京游客李先生正驾车排队等候上船,每年冬天,李先生都会和家人来海南住上一个月,并赶在过年之前出岛回京。“天气对通航影响很大。”曾经被大雾影响过出行,因此李先生格外关注天气情况。

海南进出岛交通主要靠水运和空运,琼州海峡承担了约90%以上生活物资和全部车辆的进出岛运输任务,是海南岛的重要民生通道。

1月3日,海南举办春运综合运输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预判今年琼州海峡春运形势仍然会呈现“两个双增”态势,而挑战之一,便是春运期间正值大雾天气多发时节,影响琼州海峡通航安全和应急保障。

海口新海港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 图/袁迎蕾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在调研2025年琼州海峡春运保通保畅情况时提出,要加强天气分析研判,特别是强化对大雾等极端天气的识别、预判和应对,把拿得准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琼州海峡水上交通管制严格按照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以及港口水域实测情况进行。”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指挥中心主管杜经瑞介绍,能见度低于一定距离的大雾、达到一定等级的大风会影响琼州海峡通航,精准预报未来天气变化,让交通运输、海事、应急管理等部门提前准备、高效联动,就能抢出窗口期。

那么,如何做到精准预报预警,发挥气象信息最大效能?在海南省气象预警中心,笔者找到了答案。

在琼州海峡南北岸建成3部相控阵雷达和10套区域大雾自动监测系统,保障监测精密;研发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海峡区域中短期预报模型,助力预报精准;开发面向航线通航、船舶引航等不同作业场景的港航气象风险服务产品,建立与省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旅游、教育、海事、卫生和住建等部门的联系联动机制,探索琼州海峡低空飞行气象服务,海口、湛江联合制定琼州海峡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指引等,确保服务精细……海南气象部门锚定目标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为琼州海峡春运保通保畅提供支撑。

据海南省交通运输部门预计,在今年春运期间,琼州海峡进出岛车辆118万辆次、进出岛旅客497万人次,分别同比增加5%和3%。

“今年琼州海峡的新能源车专运船备受关注,有了气象助力,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海南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明伦说。

(作者:袁迎蕾 钟文婷 董凌宇 陈明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