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防汛形势严峻,兰州中心气象台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冲锋一线,守初心、担使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把防汛之弦绷得更紧、气象服务做得更细、责任措施落得更实。
7月22日至23日,甘肃省河东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局地出现大暴雨。兰州中心气象台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扛起责任、迅速行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青年骨干预报员成立青年突击队,前往省应急管理厅开展逐小时加密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21日,兰州中心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进一步明确大暴雨影响范围。22日5时,环流形势发生变化,模式预报再次调整,兰州中心气象台与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会商研判,作出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300毫米至400毫米的预报结论,而这些地区常年平均年降水量也仅为380毫米左右。22日全国早间会商时,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玉霞详细汇报了天气形势变化、预报理由和结论。之后,黄玉霞连线了大暴雨范围内的相关市、自治州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进一步研判天气趋势。
随着多地雨势加强,兰州中心气象台及时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联合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发布山洪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等。同时,通过媒体平台及时向公众解读此次天气过程趋势和影响。
23日3时,定西通渭陇山高山站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量级,兰州中心气象台升级暴雨预警为橙色,同时升级应急响应为三级。
强降水持续了两天,累计雨量大、降水强度强、降水落区集中。经过基于区域性暴雨持续日数、影响范围和平均强度的综合评估,这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为特强等级,为1961年以来最强。兰州中心气象台全体党员干部连续奋战,共发布重大信息专报2期、强对流预警2期、暴雨预警2期、临近预报产品14期。
区域性暴雨过后,甘肃省又接连出现高温、沙尘、强对流、暴雨、大风、大雾等天气。7月29日至8月2日,甘肃河西至河东大部地区相继出现35℃以上高温,局地超过40℃。兰州中心气象台及时发布高温预警,并制作高温服务材料,为相关部门做好能源保供、防火及防暑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河东地区和祁连山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等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共计出现近200站次的短时强降水和20余站次的冰雹天气。8月1日至3日,甘肃省大部地区出现降水,局地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武都城郊崔家梁,达133.5毫米。8月6日至8日全省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泾川、华池两县局部地方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泾川县城24小时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泾川高平小时雨强达到124.7毫米。同时,沙尘、大风影响甘肃酒泉、张掖等地方。河东中部出现大雾,最低能见度仅70米。
天气复杂多变,兰州中心气象台应急科科长黄武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紧盯每一份灾害性天气专题服务材料发布流程。青年党员段伯隆下夜班后主动帮有困难的同事代班。“我是党员,我先上。”“一晚上没合眼了,你先眯会我盯着。”一句句暖心而又坚定的话语,支持和鼓励着彼此。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兰州中心气象台全体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诠释着“追风逐雨、服务为民”的宗旨。
汛期还未结束,兰州中心气象台将进一步加强雷达、卫星、数值模式的应用,加强客观预报技术产品业务应用,强化短临预警支撑,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作者:秦豪君 于仕琪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