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自6月9日入梅,7月4日出梅,较常年出梅偏早、梅期偏短。但梅期降水过程密集、强度强,降水区重叠、致灾风险高,在历年服务中,今年的应急响应持续时间之长,首次贯穿了整个梅雨期。
衢州市气象台台长王健疆(右二)与预报员一起研判天气形势。丁兮 摄影
6月23日晚,衢州市气象局进入暴雨三级应急响应状态,全市累计发布暴雨、雷暴大风和雷电等气象类预警信号11条。考虑到梅雨期后半夜容易出强降水,作为两位带班台长之一,王健疆早在月初就给自己排了领班岗夜班。在入梅以来第12个夜班里,她指导衢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柯城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随着雨势不断加强,开始接连指导开化、衢江、市台、常山升级发布橙色预警信号。8时50分全市启动二级“叫应”。随后她放弃休息,继续分析研判,将报送给防汛指挥部的面雨量精细到县级、时段精细到6小时。
顾振海是另一位顶上夜班的带班台长。24日凌晨,西北部雨势明显加强,正赶来单位路上的顾振海接到领导要求进驻开化县的指令,来不及回家拿换洗衣物,就随副局长王海东赶往开化。其间,他充分利用省级预报服务平台,密切监控气象数据,加强上下联动会商,及时汇报天气情况,为开化防汛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结束三天的开化进驻任务后,他又匆匆赶回市局,开始了在市台的夜间值守。
“我来”“我可以”,这是5位平均年龄不足31岁的年轻人,在值守人员不足情况下给出的响亮回答。他们克服轮班间隔时间缩短、休息时间不足的困难,24小时值守在电脑前紧盯回波,通过浙政钉给应急、资规、水利、环境等多个联防部门提供实况、预警信息,还要兼顾衢州市柯城区分局预报预警服务,一天回复统计信息上百条。这其中有个特别的身影,她就是刚满试用期的副台长孙杭媛,已经领班多年的她,加入到短临短期的值守,夜班之后留在值班室,给柯城分局提供预报决策服务材料,为柯城区转移群众争取了更多的提前量。
(作者:孙杭媛 毛程燕 责任编辑:苏杰西)